第459章 船小好調頭,何況是壹國之政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2
“妳說什麽?”王洋大吃壹驚,趕緊掀開蓋在身上的薄被,還好,自己的雙腿那壹頭沒有出現壹雙毛絨絨的黑大腿,自己身上的衣著也完好,這讓王洋長出了壹口大氣。
特麽的抵足而眠這話也能說得出來,蘇偶像妳也太重口味了吧?
“小的回來之後,就看到您已經被扶到了這間客房入眠了,小的也在這裏邊湊和了壹晚上。嗯,是在地板上……”
王洋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自己打小就只習慣壹個人睡,要麽也只會跟異性同床而眠,真心不習慣跟壹個雄性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大佬爺們滾壹張床。
若是那樣的話,王洋肯定會在自己被惡心死之前把對方踹下床去。
王洋想要離開,卻在去與也剛醒被多久的蘇學士道別時被拖住,這位老司機拉著王洋,非要用過了午飯再離開。
因為昨天喝得多了,所以午餐顯得較為清淡,這才吃了沒幾口,蘇東坡就冒出了壹句讓王洋有些楞神的話來。
“王巫山,妳怎麽看昔日神宗皇帝與安石先生的變法?”
“先生何以有此問?”王洋看著那喝著粥,似笑非笑看著自己的蘇東坡,有些不明所以地道。
“妳先答了老夫所問,老夫自然會回答妳的這個問題。”蘇東坡撫著自己那把打理得十分精細的大胡子笑瞇瞇地道。
“這個……好吧,既然先生有些問,那小子也就照自己的想法回答壹二,小子對於神宗皇帝與安石先生銳意進取,變法革新之態度,深感贊嘆。不過嘛……”
“不過什麽?”
“新法太多,太雜,而且太過激進,並且很多新法未有經歷過檢驗,完全就是……”王洋張著嘴,卻不知道該怎麽去形容,生怕說過了,惹得蘇東坡不悅。
畢竟,蘇東坡與那王安石的關系是相當不錯的,哪怕是後期雙方因為政治理念不同,但是,私交舊誼仍在,當初烏詩臺案,很多新黨人想要把蘇東坡置之於死地時,王安石哪怕是當時已經致仕回鄉,仍舊站出來為蘇東坡說話。
就在王洋猶豫不決的當口,蘇東坡卻突然冒出了壹句。“完全就是閉門造車?妳是想要這麽說吧……”
看到王洋有些楞神,蘇東坡不禁放聲笑了起來。“老夫向來敬佩安石先生大材與大誌,這壹點,毋庸置疑,不過,亦曾多與安石先生因理念不同而多起爭執,過去,安石先生在時,我可是比這罵得更狠……”
“只可惜,如今安石先生已逝,先帝也……”蘇東坡說到了這,不禁悠悠長嘆壹聲。
“先生,您……”
蘇東坡擡手指了指王洋,然後似笑非笑地道:“那巫山妳覺得,我大宋當變法,還是不當變法?”
“當變。”王洋砸了砸嘴,只是略略考慮之後,用力點了點頭答道。自己的言行,或多或少都泄露出了對於如今大宋行政體制上許多弊端的不滿。
再加上蘇東坡這位偶像雖然是反對變法的舊黨,但是他又屬於是舊黨之中的溫和派,而且其人秉性,要遠遠比朱光庭,趙挺之那些投機倒把,只顧壹已之私的那種人要好得太多。
蘇東坡揚了揚眉,臉上的笑容依舊,目光卻變得深遂起來。“哦?既然妳覺得當變,若是妳,妳以為當如何變?”
“由點及面,由小及大,而且該多聽壹聽那些與所變之法切身利益相關的百姓他們的好惡……”王洋對於北宋的變法,除了比較有名的青苗法和免役法等幾個著名被拿來當典型案例說過的變法條文之外,對於其他的也是不甚了解。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拿二十世紀時期大華夏改革開放的那壹套整到這個時候來忽悠……是說服其他人。
“……我大宋之大,遠遠比商鞅變法之時的秦國廣博得太多太多。地域太大,那麽,下面的政令,怎麽才能夠讓下面的官員嚴格遵守執行,這首先就是壹個巨大的難題。”
“而且每壹種新法,對於我大宋百姓,是利多弊少,還是利少弊多,無人知曉。若是強行在整個大宋推行,必然惹得怨聲載道。”
“所以,王某覺得,當以壹地,或者說,想要推出壹條新法之前,為政者必須先慎重的充分考慮這條新法所會帶來的利與弊端,之後,先擇壹縣為變法之特區,若是弊大於利,那這壹條新法,就說明非是良法,而是有害之法,當不可行。”
“或者至少應該先好好的進行修改,去其弊,留其利,再施行……”
“那如此壹來,這變法,怕是難以得見效用吧?”聽到王洋之言,蘇東坡不禁眼前壹亮。他還真沒有想到過,的確,若是真的可以按照王洋的這種想法來實施的話。
那麽,的確能夠漸漸的改變大宋百年沈屙,不過,這樣的變法,卻又顯得太過遲緩。
“先生,變法之目的是什麽,是為了讓我大宋不論是朝庭,還是百姓,又或者說是讓四民皆能夠從中受益,而並非是殺雞取卵,剝削壹個階層,讓另外壹個階層獲得利益,那樣只會造成越來越大的民怨,實際並不能夠讓大宋整體變得富強興旺……”王洋緩緩地搖了搖頭之後,認真地解釋起自己那些來自於後世的理念。
想想後世,改革磕磕跘跘的弄了多少年,哪怕是在自己穿越之前,仍舊還未停止改革的步伐,卻已經距離改革之初足足過去了三四十年。
“變法之目的……四民皆能從中受益,大宋朝庭和天下萬民都能夠從中受益……”蘇東坡有些楞神地看著王洋,反復地咀嚼著王洋之言,心裏邊卻掀起了濤天的巨浪。
過去,他蘇某人之所以不贊同新法,就是因為覺得此法容易讓壹些別有用心之人從中受益,用來做升官發財的工具,另外就是新法容易損害百姓的利益。
並沒有深入的探討過,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深層次的去考慮過這些問題。
王洋離開的時候,午餐早已經涼透,而蘇東坡卻並未離開,只是緊皺著眉頭,仔細地琢磨著王洋方才的那些言語,越是琢磨,越發現那些話,似乎真有壹些像是致理名言。
“改革創新,指的是改掉舊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並開創新的事物。變法,就應該以此為基礎……
……變法為什麽要由小極大,因為就像開船壹般,船小好調頭,出了問題很容易調整,而若是大船,想要調頭,或者是調頭太疾,就很容易翻船,何況壹國之大政?”
“看來此子之才華,不但遠遠超過老夫,就算是其心誌和眼界,也勝過安石先生啊……”良久,蘇東坡這才撫著長須感慨地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