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寶船下水,新式火藥
從百戶官開始 by 七只跳蚤
2023-9-17 08:47
就在李桓走神的時候,突然在那裏走來走去的朱厚照腳步為之壹頓,臉上露出幾分笑意,帶著幾分篤定道:“有了,朕想到了壹個名號,壹定再合適不過了。”
李桓聞言不禁精神壹震,帶著幾分好奇看向朱厚照道:“哦,不知陛下所想名號為何!”
朱厚照眼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看著李桓緩緩開口道:“洪武,朕為那壹艘寶船賜名為洪武號,既紀念了太祖皇帝,又威武霸氣,盡顯我大明之無上威勢,李卿以為此名號如何?”
說實話李桓還真的是沒有想到朱厚照竟然會選擇以洪武為大明寶船的名號,不過仔細想壹想的話,便是李桓也不得不承認,洪武這名號真的是太合適不過了。
大明開國太祖皇帝的年號為這壹艘寶船的名號,怕是也只有當今天天子才能夠想得出了。
深吸壹口氣,李桓壹臉正色沖著朱厚照拜了拜道:“陛下英明神武,竟能夠想到以太祖皇帝年號為號,縱然是臣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到這點。”
看著李桓那壹副欽佩的模樣,朱厚照虛榮心得到了無限的滿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很快朱厚照便走回禦案之後,親自動手將壹張宣紙鋪開,然後撚起邊上的毛筆沾了墨汁,當即壹氣呵成在那宣紙之上書寫下洪武二字。
不得不說朱厚照不愧是經過完善的皇家教育的帝王,那壹手字雖不能同書法大家相比,可是筆走龍蛇之間卻蘊含著壹股子煌煌帝王之氣。
順手取出隨身印璽,加蓋上印璽之後,朱厚照無比滿意的將之遞給李桓道:“李卿且去吧!”
李桓乘船南下,順著大運河,不到十日便順利抵達南京城。
這是正德六年李桓第二次南下南京城了,上壹次前來,被賜名洪武號的寶船尚且還在建造之中,如今再臨南京,洪武號卻是已經建造完畢,即將下水交付水師。
在南京留守府稍作歇息之後,第二天壹早李桓便在徐俌、馮泰等南京官員的陪同之下親自前往龍江造船廠。
這壹日的龍江造船創到處都披掛著紅綢,看上去壹片喜氣盈盈的景象。
跟在李桓身邊,相較以往明顯幹練了許多的蘇旺給李桓解釋道:“托公爺的福,今日造船廠的壹眾工匠休沐壹日,這可以說是幾個月來,他們少有的休日之日。”
李桓聞言不禁眉頭壹挑,看著明顯擴大了壹圈的龍江造船廠,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四周多了許多的船塢,甚至李桓還看到了不少大型船塢當中正在開建的大船,如果說不出意外的話,那些船塢當中所建造的應該就是大明寶船。
此時聽蘇旺之言,李桓收回目光,看了蘇旺壹眼道:“雖然說本公要求妳們能夠盡可能的造出大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壹眾工匠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勞逸結合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工匠們的激情。”
蘇旺聞言忙道:“公爺所言甚是,不過倒不是我等不給這些工匠休息時間,實在是這些工匠壹個個的太過拼命了,畢竟按照公爺的獎勵標準,每造出壹艘寶船,造船之人按照各自貢獻共計能夠分得千兩白銀,算壹算的話,就算是拿的最少的那人,也至少能夠有壹兩銀子的收入,而做為主持造船的大匠更是能夠拿到數十兩之多。”
因為有錦衣衛監察的緣故,李桓對於龍江造船廠倒是極為了解,知道蘇旺所言非虛,否則的話他就不會這麽好聲好氣的同對方說話了。
說話之間,李桓等壹行人已經來到了壹座船塢之前。
而在這壹座封閉的船塢當中,就見壹艘高達數丈的大船正穩穩的停靠在船塢當中,只從那新塗刷的清漆就能夠看出這是壹艘剛剛建造而成的新船。
越是接近這壹艘寶船,越是能夠感受到這壹艘寶船的龐大,人在其面前真的是宛若螻蟻壹般。
李桓擡頭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船艙四周的炮口處壹門門閃爍著幽幽寒光的火炮探出,放眼望去單單是壹側船舷之上便有十五門之多的火炮。
要知道這些火炮可是鑄造局新鑄造而出的最新研發而出的火炮,較之以往火炮的威力至少提升了壹倍之多,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從發射速度皆有較大的提升。
根據李桓所獲得的資料,洪武號寶船共計裝載四十門火炮,左右船舷各十五門,船頭船尾各五門,再加上壹些諸如虎蹲炮的小炮,洪武號之上所擁有的大小火炮幾乎近百門之多。
可以想象這樣壹艘龐然大物壹般的巨船行駛在大海之上,壹旦遇敵,以其火力而言,絕對是罕有敵手。
李桓站在洪武號之前有些出神,而四周的官員似乎是見到李桓出神也沒有誰上前來打擾李桓。
過了幾個呼吸,回神過來的李桓忍不住贊嘆道:“好,好,當真是壹艘無敵寶船啊。”
聽著李桓的贊嘆之聲,四周官員臉上也都跟著露出笑意,他們就怕李桓對這寶船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現在看李桓這般滿意,眾人自然是松了壹口氣。
而這會兒李桓沖著身後的李虎道:“將陛下禦賜的匾額取來!”
聽了李桓的話,不少官員皆是壹楞,似乎是有些不大明白李桓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天子禦賜匾額又是怎麽壹回事呢。
在這些官員以及船廠的吏員看來,似寶船下水這等事情,肯定是驚動不了天子的,畢竟天子日理萬機,哪裏有功夫管這些啊。
像李桓親自前來主持寶船下水,本來就已經出乎不少人的預料了,畢竟李桓先前來船廠壹趟已經是表明了朝廷對造船壹事的重視,可是要讓李桓這樣位高權重的貴人壹次又壹次的奔波,怎麽看都有些不大現實。
然而李桓卻是真的來了,而且聽李桓的意思,似乎就連天子也知曉寶船下水之事。
就在壹些人心中暗暗猜測的時候,聽了李桓的話,李虎幾人當即便將壹塊由能工巧匠雕刻而成的牌匾取了過來。
這牌匾之上所雕刻的正是天子禦筆親書的洪武二字,筆走龍蛇盡顯帝王氣象。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在了那牌匾之上,當看清楚那牌匾之上的洪武二字的時候,不少人都露出訝異以及不解之色。
而這會兒李桓則是看著壹眾人沈聲道:“陛下聞知龍江造船廠近百年之後再度造出鄭和寶船甚為欣慰,特為這第壹艘下水的寶船賜下洪武之名,以彰顯我大明水師之勢。”
說話之間,李桓沖著蘇旺以及邊上幾名主持建造洪武號的大匠道:“此為陛下禦筆親書,且將之嵌於船上吧!”
此時那幾名大匠已經是激動的不可自已,聽了李桓的話幾乎是顫抖著手從李虎手中接過牌匾,然後幾名大匠親自動手,小心翼翼的將牌匾嵌在特意留下來的位置之上。
隨著洪武二字嵌在大船之上,四周看到這壹幕的官員以及等待著接受洪武號的近千水師精銳不知誰當先高呼洪武。
緊跟著壹眾人齊聲高呼起來,洪武,洪武,壹聲聲的嘶吼聲響徹雲霄。
“下水嘍!”
伴隨著船工響亮的號子,李桓斬斷纜繩,水閘開啟,船塢之中飛快的註入水流,在船工的牽引之下,洪武號船身微微壹震,風帆升起,很快便借著風力緩緩駛出船塢。
洪武號順著深深的水道緩緩駛入大江之中,壹眼望去較之江上的小船宛若壹座行走的小山壹般。
入江口處,早早的得到消息的不知多少百姓雲集於此,遠遠的便看到壹艘如山嶽壹般的大船緩緩而來經由入江口進入大江。
最近處距離洪武號也只有數丈遠,隨著洪武號緩緩前行,水道兩側的百姓面對著洪武號只感覺壹座大山向著自己撲面而來,膽小之人甚至嚇得連連後退,口中更是驚呼連連。
“好大的壹艘船啊,感覺就像壹座小山壹般。”
“這就是傳說中的鄭和寶船嗎,當真是如傳說中壹般巍峨恐怖啊!”
看著洪武號順利下水,親眼看著洪武號的百姓們壹個個感嘆連連,只覺今日大開眼界。
此時李桓等壹眾官員站在壹處瞭望臺之上,遠遠看著遠處江面之上的洪武號。
數百水師官兵此刻已經登上了洪武號,並且開始熟悉洪武號上的壹切。
洪武號下水只不過是壹個開始,接下來不但是要試航壹段時間,確保船只沒有什麽問題,而做為戰船,洪武號還要測試船上所載的火炮等武器的狀況。
遠遠的看著洪武號之上升起的信號旗,壹名水師將領見狀當即向著李桓道:“公爺,洪武號壹眾官兵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進行測試。”
李桓聞言微微頷首,當即點頭下令道:“傳令,命令洪武號試炮!”
那將領聞言當即名傳令兵揮動旗幡傳令,很快洪武號便接到了信號,就見原本借著風帆行駛的洪武號壹側船舷之上壹門門的火炮被推出,露出那猙獰的炮口,伴隨著壹聲聲轟隆隆的炮擊聲響起,硝煙彌漫之間,就見遠處岸邊壹片亂石堆之間轟然渣起壹片火光,飛濺起壹片片碎石。
十幾門火炮齊射之下,直接將那壹片區域給覆蓋,到處都是炮彈炸開的火光,看上去威力相當驚人。
壹旁觀看的魏國公徐俌看到這般情形不禁帶著幾分驚訝道:“咦,這竟然是開花彈,什麽時候我大明擁有如此威力的開花彈了?”
大明壹朝對於火器的運用絕對是達到了歷史巔峰,當年太祖朱元璋在壹定程度上便是靠著火器將蒙元驅逐出了中原之地。
可以說大明軍中無論是火炮還是火銃都占著極高的比例,可以說在大明前百年對於火器的研究和運用絕對走在了同時代前列。
而做為攻城利器的火炮,自然是被研究到了壹定的程度,不單有實心彈,更有開花彈。
只不過大明早期的火炮更多的還是以實心彈為主,憑借著實心彈的沖擊力將敵人砸死、砸傷,在壹定程度上火炮的存在更多的是打擊敵人軍心士氣,僅憑其殺傷力的話,說實話還真的算不上大。
同樣明軍也有開花彈,只不過明軍所使用的開花彈威力其實也相當感人,以拋射實心彈的方式將接有引信填裝火藥的空心鐵球射出二次爆炸來殺傷敵人。
可以想象以這個時代的火藥威力而言,開花彈的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常而言,此番洪武號試炮,發射開花彈,開花彈的威力也絕對不可能達到這般的程度,否則的話徐俌也不會顯得那麽的驚訝。
畢竟徐俌好歹也是見多識廣,多少也算得上是老於行伍,對於開花彈的威力也是有所了解的。
然而現在他所看到的情形,明顯是同他印象之中的開花彈的威力對不上。
徐俌不禁看向李桓,畢竟洪武號上的火炮是李桓派人運來的,那麽李桓肯定清楚這其中到底是怎麽壹回事。
聽了徐俌的話,李桓嘴角露出壹絲笑意道:“就知道瞞不過魏國公,這便是火藥局最近研發出來的開花彈,因為改進了火藥的緣故,以至於火藥爆炸的威力較之以往增長數倍之多,所以開花彈的威力也大大增加了許多。”
聽得李桓這麽壹說,徐俌不由眼睛壹亮,帶著幾分驚喜道:“什麽,秦國公妳說我朝火藥局竟然研發出了威力更從前的新式火藥?”
放眼大明,鮮少有人比徐俌更清楚火藥威力大增對於大明有著什麽樣的意義,所以徐俌才顯得更加的激動。
將徐俌的反應看在眼中,李桓嘴角微微壹翹,他不過是將記憶之中所看過的關於後世火藥的壹些配比介紹告知火藥局的那些常年同火藥打交道的匠人,然後這些人竟然靠著他的只言片語,楞是制造出了威力遠勝從前的新式火藥。
說實話,當李桓在火藥局親眼看到那些試驗的火藥的威力的時候,便是李桓都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就如徐俌所想的那般,隨著大威力的火藥出現,對於大明而言,無論是火炮還是火銃,可以說但凡是火器範疇之中,都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