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豆和豆粕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4
崔濤點頭說道:“大家有著顧慮是正常的,建寧王府入的並不是幹股,是真金白銀掏出來入股的。”
只看到壹群侍衛搬來兩個大箱子,打開箱子之後,眾多商人都離不開眼睛。
滿滿兩個大箱子的金銀!
胡巴依眼睛都直了,他做了這麽多年的商人,也沒見過這麽多的金銀!
看到下面商人的反應,崔濤暗暗嘆息了壹聲。
果然要拿出點真金白銀,才能有讓這些商人們上車。
接著崔濤說道:“不過建寧王投資的這筆錢,有壹個附加條件。”
眾多商人連忙豎起耳朵,崔濤說道:“王府商會的所有交易,都必須要通過王府銀行來結算。”
銀行?
壹些商人們聽說過這個東西,而胡巴依最近壹直都在河西,還不知道銀行是什麽。
崔濤說道:“王府銀行要在酒泉、張掖和武威都建立分號,王府商會以後在三地的業務,都會用銀行進行結算。”
接著崔濤解釋了壹下銀行的事情,以後在張掖酒泉武威做生意,不需要攜帶現金,只需要攜帶銀行的票證,就能從銀行裏提取出錢來。
雖然胡巴依對於這個銀行到底能不能根據壹份票據就提出錢有些疑慮,但是有王府信譽擔保,那應該是可以的吧。
看到眾商人有了興趣,崔濤就知道事情成了大半了。
成立這個張掖商會,也是崔濤向建寧王上的預案。
河西走廊的商貿是肯定賺錢的,很顯然光是從中抽稅,不能滿足張掖發展需要的大量資金。
張掖為了守城,抵押給王府銀行借的壹筆錢還沒還上呢!
作為信奉凱恩斯主義的崔濤,自然不會放過官府主導投資的發展機會。
滯留在張掖的商人們,被崔濤看到了商機。
有不少都是和胡巴依壹樣,被房琯搜刮後逃難過來的。
這些商人熟悉這條線路,知道市場行情,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行商了。
這些商人本身是最好的資源,投資他們自然是穩賺不虧的,只要給他們本錢就能賺錢。
對於這個提案,李炎自然是支持的。
王府銀行的賬目上還存放著大量玩家沈澱的資金,正好是壹次投資的好機會。
可是這份投資的建議送到了主管王府銀行的江倫那裏,卻又被江倫要求加上壹個條件。
那就是日後王府商行的大額結算,必須要用王府銀行來進行。
如今王府銀行已經在高昌和瓜州城都開設了分號,也在籌備酒泉到武威城的分號。
從王府銀行裏提出的錢,還要再存回到了王府銀行中。
江倫真的打的壹手如意算盤!
不過推進銀行業,也是玩家公認的發展之路。
崔濤也捏著鼻子同意了江倫的附加條件,積極推動了在張掖城成立王府銀行分號。
這場認籌會議最後結束,包括胡巴依在內的四十多名商人,都加入王府商行。
胡巴依之前捐贈給張掖城防的物資,也都被折算成了市價的錢折入到股份中。
而胡巴依自己作為股東,他也要從事商行的經營。
回到了贊助的通鋪中,胡巴依向不離不棄的夥計們說了王府商行的事情。
“掌櫃的,我們又可以繼續跑商了?”
“掌櫃的您是說我們以後也是皇商了?”
胡巴依立刻說道:“什麽皇商不皇商的,我們也就是這條商路上的普通商人,買賣貨物沒有優惠,該交稅還是要交稅的!”
又有夥計問道:“可是掌櫃的我們的駱駝和貨車都被武威城那幫豺狼搶了,現在怎麽辦?”
胡巴依說道:“這個不用愁,商行會準備好駱駝和貨車的,聽說都是從瓜州生產的新式貨車!”
眾多夥計紛紛激動起來,不過他們看著胡巴依說道:
“掌櫃的,您入股了王府商會,那我們的薪水?”
胡巴依立刻說道:“商會也有條陳,按照年資給妳們定檔的工資,以後妳們也按月從商會領薪水。年底分紅的時候,也會分給職工壹份收益。”
聽到這裏,眾夥計紛紛歡呼起來。
張掖城裏的王府商會,依托著繁華的河西走廊商路正在飛快的發展。
王府商會在瓜州鐵廠訂購的新馬車都在瘋狂的趕工中,商會又購買了壹批淘汰的戰馬。
張掖上下摩拳擦掌,都準備從暢通的商路中打撈壹筆。
而剛剛將俘獲牲畜遷到山丹牧場的鄭和,卻怎麽也開心不起來。
為了堅壁清野,草場都付之壹炬,如今已經到了夏天,再次翻土值草可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
如今山丹牧場這麽點玩家,根本完成不了很大的工作。
幸運的是從百姓手裏搶收回來的糧食青苗,可以直接當做牧場,至少在入冬前這些牲畜還是夠吃了。
可是冬天怎麽辦?
鄭和看著這些馬牛羊,這些吐蕃人實在是養的太差勁了。
明明是上等的品種,卻因為長途驅趕和水土不服弄的瘦骨嶙峋,作為養殖專業的學生,鄭和看的都不忍心。
可是原本山丹牧場的牲畜壹部分留在了張掖後方的集約養殖農場,在加上現在這些新俘獲的馬牛羊,山丹牧場確實養不起這麽多牲畜了。
鄭和將牧場主玩家們召集起來,就是為了商議未來山丹牧場的發展。
這次張掖之戰,鄭和帶領壹群牧場主玩家成立輕騎兵,立下了不少戰功。
本來尉遲信都詢問鄭和,要不要轉職軍將,加入軍隊。
但是鄭和還是心心念念自己的牧場,還是返回了牧場。
對於那些要加入軍隊的牧場主,鄭和也沒有阻攔,反正他們不當牧場主,空下來的牧場可以再賣掉。
今天來參加會議的,就是繼續回來繼續當牧場主的玩家。
靠著壹次戰爭,這群玩家也算是壹夜暴富,等級提升了不少不說,戰後也得到了壹些軍功獎勵。
有了這些軍功獎勵,可以向官府低價折扣價格購買牲畜。
大家興沖沖跑過來開會,卻聽到鄭和第壹句話說道:
“牧草不夠過冬了。”
眾人的心都涼了半截。
“不是從百姓手裏搶收青苗當做牧草的嗎?”
“是啊,我看張掖那邊可是堆滿了青苗,都不夠吃嗎?”
鄭和說道:“這麽多牲畜,我算過了,那些青苗只夠吃到入冬前。”
牧場主玩家們也郁悶起來,這些牲畜要是養過冬天,到了明年牲畜的數量就能翻倍。
可是牧草不足的問題,確實困擾著山丹牧場。
不過看到鄭和的樣子,大家也知道鄭和有了解決方案。
“老鄭,別賣關子了,快點說辦法吧!”
“是啊,快點快點,別廢話了!”
“妳這家夥叫我們來開會,肯定是已經想好解決辦法了!”
鄭和微微壹笑說道:“確實有辦法,不過還是要大家壹起努力才行。”
“老鄭不要賣關子了,快點說吧,我們跟著妳幹就是了!”
鄭和這才說道:“我的辦法很簡單,種植大豆。”
種大豆?
鄭和說道:“大豆在古代叫做菽,是我們老祖宗早就開始種植的農作物了。”
“豆科植物最佳的種植時間就是六月七月,現在開始種植還不算晚。”
“大豆是壹種特別適合大規模種植的高產植物,我們河西的環境也很適合大豆生長。”
“而且種植大豆還有壹種好處,大豆的瘤狀的根可以固話空氣中的氮,增加土壤的肥力,是壹種很適合在輪耕時期耕種的植物。”
玩家們看著鄭和說道:“種大豆幹嘛?難道用賣大豆的錢買牧草?可是現在這個物流條件買草料的價格太高了吧?”
“是啊是啊,大豆這東西雖然好,但是糧食價格也不高吧?”
鄭和笑著說道:“我種植大豆自然水為了牧場,妳們知道現代飼料主要是哪兩種嗎?”
這些來牧場的玩家大部分都是向往田園牧歌的城裏人,根本沒有在現實中飼養過動物,自然不知道飼料是什麽了。
鄭和說道:“玉米和豆粕。”
“玉米就別想了,玉米原產於美洲,除非我們有玩家造船出海,要不然都搞不到玉米種子。”
“而豆粕就是大豆榨幹油之後的產品,這也是上等的飼料!”
“現在開始種植,大概十月份收獲,制作成豆粕儲存就能過冬了。”
玩家們紛紛說道:“那還等什麽!快點種大豆啊!”
大豆的種子並不難找,隴右本來就有很多地區種植大豆,鄭和又早就讓人從關內收購大豆種子了。
很快就在山丹牧場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種植大豆的運動。
燒掉的草場殺滅了土壤中的害蟲,而草木灰又是上等的鉀肥。
壹粒粒大豆種子種下去,在整個山丹馬場充足的水源灌溉下,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鄭和也在未雨綢繆的建造榨取大豆油的工坊。
畢竟要物盡其用才好,如今植物油的價格越來越高,豆油也能成為牧場的新的收入來源。
玩家們給這個時代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在飲食上了。
唐代時候的餐飲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煎炒炸等制作方法,都是宋代才出現的。
在玩家酒樓的不斷推廣下,油也成了百姓餐飲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張掖官府的差役,正在悄悄的包圍了壹座倉庫,準備突襲這間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