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壹章 焦頭爛額的皇帝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蔡文景雖然不知道這是誰的部隊,但是玩家部隊的特點他很快摸清楚了,那就是—“貪”!
對,玩家軍隊的特點就是貪,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和鬣狗壹樣沖上來咬下肉來。
而蔡文景確實也很會用兵,他開用小股部隊作為誘餌,引誘玩家襲擊,等到玩家上鉤之後,蔡文景就會用大軍殺出來,滅了幾個貪功冒進的玩家團隊。
不過在吃了壹些小虧之後,尉遲信也下令禁止在營州城附近十裏內進行伏擊行動,玩家們對於蔡文景設下的誘餌也有了抵抗力,畢竟和經驗值相比,壹條命可是值錢多了。
於是壹場對峙就開始了,壹場奇怪的圍困戰開始了,明明只有兩千的玩家,卻圍住了壹萬多人的蔡文景部。
蔡文景明白自己只要突圍,可以很輕松的突破兩千人的封鎖,可是離開營州城,這白茫茫的地方還有什麽地方可以去呢?
和蔡文景同樣迷茫的,還有吞並榆關的史朝義。
史朝義紮營的地方能夠看到榆關,但是知道了唐軍擁有那種大規模殺傷的武器,又知道了唐軍擁有海上進攻能力,所以史朝義特意避開了火炮的射程。
在榆關內的張廣德郁悶的發現,榆關的城墻大炮和海上炮艇,都打不到史朝義的軍營。
史朝義也是個頗會用兵的,他每天輪番派遣部隊上前挑釁,到榆關城門前罵戰,搞得玩家們非常的郁悶。
可是尉遲信交代過,守住榆關才是第壹要務,所以張廣德只能嚴令玩家禁止出擊,只能每天派出巡邏船還以顏色。
中原戰場的局勢,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在史思明宣布再次叛亂之後,河南道北部的安慶緒殘余賊部得到了很大的鼓勵,安慶緒親自帶兵沖破了郭子儀在華陰地區的防線,郭子儀只能繼續撤退,在洛陽前三十裏的地方再布置防線。
賊兵再次威脅洛陽,這引起了長安的震動,皇帝命令郭子儀和張巡壹定要守住洛陽,切不可讓東都再次落入賊人之手。
李輔國帶領的三萬神策軍也抵達了洛陽,這壹次李輔國也知道此戰關系到大唐的國運,他也沒有作妖而是痛快的移交了神策軍的指揮權,自己只是帶著幾個幹兒子負責後勤補給,堅決不插手軍務。
前線同仇敵愾,郭子儀總算是重新布置了防線,擋住了安慶緒的進攻勢頭,不過洛陽城內的百姓們依然會聽到喊殺聲。
張巡帶領士兵每日在城墻上巡邏,也無法驅散洛陽百姓幾年前被安祿山破城時候的恐懼,各種流言在洛陽城中傳播,恐慌的百姓都想著盡快逃離洛陽。
可是如今洛陽已經軍管,城門全部封鎖,張巡每天為了安撫城內百姓都焦頭爛額。
長安洛陽是大唐兩京,洛陽也是長安的門戶,洛陽這樣,長安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長安城剛剛恢復起來的熱鬧氣氛壹掃而空,長安百姓再次開始擔憂大唐會不會重蹈覆轍,和幾年前壹樣丟了洛陽再丟長安。
可是前線這個樣子,朝堂內部的分歧卻更大了。
東宮和齊王手下的官員,都在彈劾郭子儀帶兵不力,要求追究郭子儀河陰之敗的責任。
好在李亨也是經歷過好幾次慘敗的“成熟皇帝”了,他知道如今最大的問題不是追究郭子儀戰敗的責任,而是盡快穩定軍心擋住安慶緒的反撲,李亨這壹次不僅僅對參奏郭子儀的奏折全部留中不發,還觸發了幾個鬧得兇的禦史,總算是壓住了局勢了。
“父皇,皇兄進獻的丹藥還是少吃點吧,女兒聽太清宮的道姑說,這丹藥雖然好,可是不能壹次吃太多。”
延光公主苦口婆心的勸著父皇,不過李亨還是將“金丹”塞進嘴裏,等到閉目消化了“丹力”之後,李亨這才說道:“妳能有這份心,父皇就放心了,要不是這金丹撐著,父皇可沒辦法處理這麽多朝政,這可是妳太子哥哥送上來的丹藥,也都有方士和禦醫看過,是外丹派正統的方子,太宗當年也都是吃過了,女兒妳就放心吧。”
延光公主只能嘆息壹聲,吃丹藥是李唐王室的“傳統”,公主也知道勸不住,不過壹雙美目還是皺著,從元宵之後,熟悉宮廷內情的公主更加擔憂皇帝的身體了。
父皇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在上皇身邊做了那麽久的太子,用太醫的話說是“憂懼入體”,稍微氣溫變化就會感風寒,而且還有老李家祖傳的風疾和偏頭痛。
自從吃上了太子進獻的金丹之後,皇帝的偏頭疼好了壹些,但是服侍皇帝的內侍也傳出消息,身體稍有好轉的皇帝沈溺於寵幸後宮,似乎要將前面幾十年的美色都補回來。
前幾日商博來公主府上,也表示過對皇帝身體的焦慮,原本李亨的本錢就不厚,靠著吃丹藥燃起的壹絲內火,哪裏經得起後宮的消耗。
果然公主今天入宮,果然和商博所預料的差不多,只覺得父皇腳步虛浮,身體也比之前更瘦了,臉上也都泛著不正常的潮紅。
不過勸諫了幾句,都被父皇用其他話題岔了過去,延光公主也果斷的不再勸,只是送上了壹些食療補品。
收到女兒的壹番心意,李亨的心情明顯不錯,不過在拿起壹份新的奏章之後,皇帝的臉色又變得難看起來。
“逆子!他們就不懂的相忍為國的道理嗎?到現在還在鬥鬥鬥!”
皇帝將奏折扔出去,在禦階下候著的穆公公連忙將奏章撿起來,然後大氣不敢出的站在壹邊。
延光公主也沒想到父皇的情緒會變化這麽快,剛剛還是笑吟吟的談論家事,看了壹眼奏折就暴跳如雷。
公主想到了商博曾經說過的丹毒入體的癥狀,看樣子父皇的身體確實不像他自己認為的那麽健康。
延光公主走下禦階,從穆公公手裏拿過奏折,她偷偷用余光瞥了壹眼,這是壹封齊王的奏折。
都不用看內容,公主都知道自己這位皇兄在整什麽幺蛾子,估計又是壹份攻擊東宮的奏章。
從河陰之戰前,齊王就嚷嚷著要上前線統兵。
從上元後,齊王每天都在家裏訓練家丁,甚至還每天帶著家丁在長安巡邏,這種毫無意義的行為藝術遭到了太子屬下的彈劾,紛紛指責齊王私蓄甲兵圖謀不軌。
好在齊王只是做體能訓練,沒有給家丁武器鎧甲訓練,要不然這私蓄甲兵的罪名還真的跑不掉。
除了進行行為藝術之外,齊王還經常上書,要求去前線作戰。
不過好在皇帝也清楚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沒有同意齊王的請求。
齊王更加覺得父皇不讓自己出征,是因為太子的原因,於是開始轉而攻擊東宮。
這又是齊王彈劾度支郎第五琦徇私舞弊,貪汙運送到前線軍餉。
如今人人都知道第五琦是太子舉薦上來的,這又是齊王對東宮的壹次攻擊。
延光公主嘆息壹聲,自己這位齊王哥哥的進攻實在是太不分時間場合了,這個時候攻擊第五琦這種的重臣,是嫌棄朝堂局勢還不夠亂嗎?
而且這種事情自己的屬下上書不就行了,妳堂堂齊王彈劾朝廷度支郎,妳讓父皇到底怎麽辦。
在暴怒過後,皇帝李亨吩咐道:“把奏章打回給齊王,從今天開始命令齊王在家閉門思過!”
穆公公連忙拿著奏章離開,處罰齊王的旨意需要政事堂通過,才能交給翰林學士擬旨。
不過現在每天為了前線焦頭爛額的政事堂,想必會很欣然通過這道旨意吧,來懲罰壹下每天都在出幺蛾子的齊王。
延光公主嘆息壹聲,比起每天都在行為藝術的齊王,最近東宮的表現中規中矩,反倒是得到了朝臣的集體稱贊。
更多的官員倒向了太子,難道這場奪嫡之戰這麽快就要出結果了?
延光公主不由的焦慮起來,其實無論誰做皇帝,公主都會變成帝國長公主,她焦慮的是身為隴右都督府留後使的商博而已。
皇帝再次翻開壹份奏折,看完了奏折這位帝國至尊太陽穴又跳了起來。
這是西川節度使韋見素上的奏章,南詔和吐蕃聯軍已經在邊境攻陷了三座城池,蜀中有些抵禦不住南詔的象山蠻兵了。
除此之愛,嶺南也出現了信仰米道的賊兵,荊襄的水匪也鬧了大半年了,皇帝再次捏了捏太陽穴,只能提起筆寫下幾句勉勵的話給這些地方大員,反正目前朝廷的態度是要政策給政策,但是要錢要兵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