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歷史軍事

這是哪裏?
費力睜開眼睛,首先跳入眼簾的,浩瀚無際的沙海上,如同磨盤壹樣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壹章 米價戰爭,越王有掛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3:00

  顧況從禦史臺下了衙,同僚都遠遠的看看他,紛紛和他躲開距離。
  只有韋應物湊了上來,他看著顧況打了補丁的官服說道:
  “逋翁兄,今天可是輪到妳了。”
  顧況每天都板著個臉,自從擔任禦史之後和他的老師李泌越來越像,只有在韋應物這樣的好友面前才會露出笑容:
  “今天是王兄大婚前最後壹次聚會了,況自然不會慢待了兩位!”
  韋應物哈哈壹笑,拉著顧況上了自己的馬車。
  “我的驢子?”
  在唐代,人擡的轎子還叫做步輦,是皇帝在重大禮儀場合才能乘坐的。
  大部分的官員都是直接騎馬出行的。
  馬車也算不上是什麽稀罕的東西,年紀大壹些的官員騎不動馬,就會乘坐馬車出行。
  但是那種馬車是木頭輪子的,坐在車內也非常的受罪。
  不過韋應物的馬車是最近長安城內才出現的新式馬車。
  這種馬車用了彈簧減震,內部空間也非常的寬敞,壹出現就受到了長安權貴的歡迎。
  不過禦史臺大部分都是年輕官員,能夠買得起馬車的不多,所以每次韋應物上下衙都會引起同僚的註視。
  比起韋應物,顧況更是禦史臺的話題人物。
  顧況沒錢騎馬,所以只能騎著驢子上衙,同僚紛紛笑他是“驢禦史”。
  韋應物笑著說道:“我會派人騎著妳的驢回去的,走走走,速速上來,可不能讓王兄久等了!”
  顧況苦笑了壹下,如果是平日他肯定會拒絕和韋應物壹同乘坐馬車,但是今天確實特殊,他也只好坐上了馬車。
  今日是三人定期聚會的日子,不過王成偉都知道顧況家貧,所以將聚會從酒樓改到了各自家中。
  在古代去別人家中拜訪聚會,本身就是壹種親近的表現,這種不避諱家裏內人的交往,被稱之為“通家之好”,韋應物和王成偉的好意反而讓三人更親近了。
  韋應物出自京兆韋氏,雖然他這壹房是旁支,但還是有些家底的,至少他在長安城是有宅子的,不用像顧況這樣租房住。
  前段日子萬年縣的坊內市集改成了工坊,韋應物為了支援好友王成偉,也出錢買了壹個工坊,然後返租給玩家。
  只是讓韋應物意外的,這家工坊的生意蒸蒸日上,每月交租金又準時又爽快,這也讓韋應物多了壹份額外的收入。
  王成偉是在縣裏做官,本身就可以吃住在縣衙,而且他有隴右的同鄉幫襯,在三人是最富裕的。
  如今他要成為宰相的女婿了,這位崔娘子嫁妝相當的豐厚,更是讓王成偉成了同科進士們最羨慕的人。
  而顧況的日子就要清苦多了,他的生活也是大部分年輕禦史的生活。
  長安居,大不易。
  顧況在科舉之前,都是住在老師李泌府上的,但是等他科舉中第之後,和李泌同朝為官,那就不好繼續住在李泌府上了。
  顧況在長安城租了壹個小院兒,這已經是整個北城最偏遠的坊了,但是每月的租金依然要用去他半個月的俸祿。
  除了租房子的錢之外,長安的物價也不低,顧況家裏有壹妻壹子,還有壹個老仆,剩余的俸祿吃飽飯都不夠。
  現在長安錢亂,衙門發俸祿都用乾元重寶,但乾元重寶編制嚴重,導致顧況更加入不敷出。
  好在顧況的妻子賢惠,在閑暇的時候接壹些給人縫補的活兒,如今長安城內去工坊打工的人多了,日常這些針線活兒反而沒人做了。
  顧況家裏的老仆還會日常出城挖壹些野菜回來,再加上韋應物和王成偉不時的接濟,這才勉強能生存下來。
  如今三人的定期聚會改成了各自家中,韋應物和王成偉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帶上酒肉,而剩下的酒肉就可以讓顧況家吃上幾頓。
  顧況和韋應物回家不久,王成偉就帶著酒肉到來,顧況的妻子在陰涼的院子裏布置好了宴席,三人就著傍晚的涼風開始吃喝起來。
  三人都是當官的,談論完兒女事後,自然就會談到朝政。
  在慶祝完安史之亂後,長安從歡慶的氣氛中恢復過來,糧價的問題又成了長安最熱點的話題。
  如今朝廷已經不會再用強制價格使用乾元重寶了,在市場化流通之後,乾元重寶兌換開元通寶的比例,已經跌破了三。
  也就是壹枚乾元重寶,只能兌換三枚不到的開元通寶。
  要知道壹枚乾元重寶所含的銅,可是要超過三枚開元通寶的。
  如果算上了火耗的費用,再加上乾元重寶要比開元通寶精良,其實應該不止這個價值。
  但是長安百姓對乾元重寶的不信任,讓乾元重寶日發的貶值。
  說到了糧食價格,顧況拍案說道:“都是這些囤積居奇的奸商!”
  如今安史之亂平定,漕運雖然還沒能完全疏通,但是運送到長安的糧食已經不算少了,足夠長安百姓消費的。
  而越王入長安後,也從隴右帶來了不少糧食,可是長安的糧食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壹些隴右的商會,會按照平價銷售糧食,但是很快就會被人搶光。
  如今長安百姓都知道了,長安糧食價格高,都是因為幾個大的糧食商人囤積居奇的結果。
  壹說到這裏,顧況更是義憤填膺。
  韋應物只能苦笑,這囤積居奇的事情,他京兆韋家的大宗就在做這個事情,韋應物如今是他這個支脈唯壹出仕的,他嚴令家人不能做這個事情,但是他可管不了大宗的事情。
  不僅僅是京兆韋家,幾乎所有長安的大族都參與到了這場糧價貿易中。
  糧食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
  長安的綱糧體系,從江東收取的糧食,通過大運河漕運運送到長安。
  最好的米先被朝廷挑走,這些是給皇帝、勛貴和百官用的糧食。
  在第五琦錢法改革之前,百官的俸祿都是分成祿米,絲絹和折錢幾個部分的。甚至在夏季還會賜冰,冬季還會發炭。
  但是在第五琦主持了錢法改革之後,全部折成相應的錢,普通官員不再發放這些實物的俸祿了。
  但是皇宮所需的糧食,以及朝廷勛貴,高官的糧食也還是直接從綱糧裏支取的。
  另外長安城附近戍衛的軍隊,朝廷官辦工坊的匠人,負責工部項目的徭役,這些也都是要吃糧食的,也都是要從綱糧中支取。
  只有等朝廷剩下的糧食,則會由戶部負責,直接在碼頭上榷賣。
  不過這個榷賣也是需要入場券的,只有長安城內大的糧食商人,才有資格購買這些糧食。
  顧況說道:“按我說,就應該恢復太宗時期的舊制,該有官府直接賣糧。”
  韋應物搖頭說道:“顧兄妳還是想的太簡單了,太宗年間長安城才多少人,十萬人出頭,如今京兆府最近清點的,長安城都幾十萬人口了。”
  “太宗年間的官府售糧之所以搞不下去,還不是因為成本太高,貪墨太多,那些官辦的糧店在好好的糧食中摻石子沙子,然後中飽私囊屢禁不止,每年朝廷還要支出大筆費用養這些蠹蟲,最後專賣才被廢止,改為榷賣糧商,由糧商賣糧給百姓的模式。”
  顧況想要反駁韋應物,可又點點頭,他去過汴州,巡視過地方,自然知道這些官吏是多麽的貪婪。
  太宗年讓糧食專賣,是為了讓百姓能吃到平價糧食。
  但是這些胥吏會在好好的糧食中摻沙和石子,就算是平價出售他們依然能貪墨壹大批糧食。
  太宗曾經查了很多中飽私囊的胥吏,可是其中利潤實在太大,總有人鋌而走險,而且這些胥吏向上賄賂,幾乎將整個戶部都拖入了腐敗中。
  最後到了高宗年,官府糧店幾乎沒有百姓去了,這些糧店賣的糧食,石頭已經比糧食多了。
  百姓需要從這些糧店背後的黑市糧店加價購買糧食,這也讓長安百姓怨聲載道。
  高宗這才改了這糧食販賣之法,從專賣改為了榷賣給糧商,再由糧商出售給百姓。
  這些糧食商人幾乎都是勛貴和大族家中出資,這些人壹出手,胥吏的黑市糧店紛紛被查封,又清理了戶部中貪墨的官員,長安的糧食價格立刻穩定下來。
  可是高宗朝的制度實行至今,這些糧食商人互相聯姻,已經成了壹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長安的糧價幾乎被他們所操控。
  如今乾元重寶大跌,這些糧食商人就紛紛擡高糧價,高價出售糧食。
  然後拿著這些錢去其他城市購買糧食,都賺的盆滿缽滿。
  王成偉也有些心虛,在越王入長安之前,玩家商人也用這套模型套利不菲。
  三人還在說著長安糧價的問題,戶部已經出手了。
  所有長安附近的商人玩家都接到了壹個任務:
  【糧價戰爭,向長安運送糧食,以低於市場價格傾銷糧食。】
  【任務獎勵1:根據傾銷糧食量,獲得經驗獎勵。】
  【任務獎勵2:排名前十的玩家,可以獲得長安糧商榷賣資格。】
  【任務獎勵3:向長安運送糧食超過五百石的玩家,將獲得史詩級稱號“糧價捍衛者”,及相應論壇徽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