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發展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竇參不理解的問道:“殿下,若是不參奏齊王,豈不是讓陛下懷疑我們?”
朝野上下都看的很清楚,諸藩王使者被劫殺,留在長安的兩位皇子嫌疑最大。
太子楚王李俶,齊王李系,這案子和兩人肯定脫不開幹系。
所以竇參才急著想讓東宮壹系的官員攻擊齊王,就算是不能告倒齊王,好歹也要用這個姿態來讓皇帝消除疑心。
李俶說道:“始終,妳還是不夠了解我們這位至尊啊。”
竇參連忙豎起耳朵。
只聽到李俶說道;“我這位父皇,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忍。”
“上皇壓制了父皇三十多年,父皇什麽屈辱沒有忍過?”
“襲殺藩王使團,這是在打皇室的臉,可是正旦大朝會就要舉行了,這時候父皇是絕對不會興大獄的。”
“父皇沒有讓大理寺和宗正寺介入,說明了什麽,說明了就是讓京兆府這些草包查著,查不出來最多讓京兆尹背鍋,事情也就大事化小了。”
竇參壹下子明白了過來,他是個聰明人,很快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查出來又如何,正旦大朝會就要舉行了,這個時候是廢了齊王還是廢了太子?
若是這事情牽涉到皇子,正旦大朝會就不會好過了。
很顯然,齊王這壹派也是把握了皇帝這個想法,所以才敢動手。
只要皇帝坐實不了懷疑,奪嫡中使用壹些臟手段也是正常的。
至於死掉的那些藩王使者,被劫走的進獻禮物,皇帝也都是不在意的。
與此同時,庭州城內,李炎將京師發生的事情放在桌子上。
對於這位父皇,李炎也是很清楚的。
他算不上薄情的君主,但也是自私的君主。
從皇帝的反應來看,大概率是想要在正旦大朝會之前把案子壓下去。
李炎的嘴角露出笑容,對方都已經動刀了,自己還能忍氣吞聲嗎?
現在案子已經很明顯了,能夠調動神策軍的,事關神策軍的都尉,這案子肯定和齊王那壹系脫不了幹系。
既然妳敢於出招,那麽我越王也敢於亮劍!
就算是父皇為了安定,斬不了妳齊王的腦袋,也要斬下妳壹條臂膀來!
“系統,給長安的玩家們再加點勁兒!再增加壹點獎勵!”
崔光遠穿著朱紫色的從三品官服,身後跟著單濤捧著壹個京兆府的公文匣子,從京兆府騎馬入了南衙,壹路上打著京兆府的牌子,隊伍很快的來到了中書省前。
“京兆尹崔光遠,求入政事堂,吾有要務要稟告宰相們!”
政事堂唐初設在門下省,後來中書省權力上升,改設到了中書省內。
宰相的加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說明宰相身具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柄。
值守中書省的校書郎不敢怠慢,立刻走進了中書省,向政事堂諸位宰相稟告。
正在政事堂中批改公文的宰相裴冕擡起頭,疑惑問道:“崔大尹求見?”
崔光遠調南衙禁軍出長安的事情宰相們知道,可是京兆府的口風很緊,宰相們還不知道京兆府已經抓到了人犯,還拿到了口供。
這樣的大案子,就靠京兆府查,不可能這麽快就有結果吧?
裴冕雖然有些疑惑,但是京兆尹求見,他對著通報的校書郎說道:“請大尹進來。”
裴冕的儀仗留在政事堂前,他帶著單濤走進了政事堂。
單濤還是第壹次走進大唐的權力中心,他好奇的看著。
中書省壹直是權力中樞,因此中書省是按照小型宮殿規格建造的。
中書省四周有高大的城墻,內部還有壹支護衛宰相精銳武裝。
除了宰相們辦公的正廳之外,還有校書郎們辦公學習的地方,還有從屬於中書省吏員辦公的地方。
整個中書省內也是宮宇相連,到處都是值守的衛兵。
果然是盛唐氣派啊!
進入政事堂之後,崔光遠就眼觀鼻鼻觀心,大步跟在校書郎身後,不壹會兒終於到了宰相們辦公的正殿了。
皇帝坐北朝南,宰相們自然不能和皇帝壹樣。
所以政事堂大殿的北面,放著文聖的雕像,壹進殿內就聞到了熏香的味道。
宰相們坐而論道,東西二側各有壹排宰相們的座位。
坐在東面上首的,就是宰相裴冕。
皇帝取消了秉筆宰相的職位,改為宰相們輪流秉筆,所以裴冕沒有首席宰相的稱號。
不過裴冕依然是政事堂話語權最大的宰相,見到崔光遠進來,裴冕放下手中的筆問道:
“崔大府緊急求見,可是為了藩王獻禮被劫案?”
崔光遠正了正衣冠說道:“正是如此,襲殺越王使團的人犯已經捉拿歸案,這是兇犯的證詞。”
這麽快!
裴冕從校書郎手上接過單濤遞過來的證詞,看到兇犯黃氏兄弟竟然是神策軍的旅帥,眼皮跳了跳。
接著看到幕後主使是神策軍北廂軍都尉孫果,裴冕的臉色更加難看。
裴冕對著校書郎說道:“請諸位相公都看看。”
證詞傳到了另外幾名宰相的手裏,眾人看完都臉色驚訝。
事情牽涉到神策軍也算是意料之中,但是京兆府能夠如此快鎖定犯人,拿到罪犯簽字畫押的證詞,還是讓宰相們驚訝的。
什麽時候京兆府如此高效了!?
等到宰相們都看完了,裴冕這才問道:“證詞可靠嗎?”
“人犯就在京兆府大牢裏押著,有陵水驛城丞之子,神策軍多名士兵,和越王使團諸人佐證,案情很清楚。”
程序上沒有問題,證詞也沒有問題,那案子已經坐實了。
裴冕從座位上下來,舉著證詞說道;“回鑾長安以來,陛下不斷寵信閹人,擴充神策軍員額,讓此等惡徒混入神策軍,才有今日之事!”
“我要上奏陛下,彈劾神策軍兵馬使李輔國!”
“附議!”
“附議!”
在場的宰相們紛紛附議,這看的單濤目瞪口呆,這不是抓人?怎麽變成彈劾李輔國了?
這倒是崔光遠意料之中,他立刻擺開袖子拜道:“光遠也會上奏陛下,彈劾神策軍不法事!”
沒想到壹個針對藩王使者的劫殺案件,竟然在崔光遠和政事堂幾位宰相的推動下,變成了文官對於神策軍的進攻號角。
單濤滿腦袋疑惑的從政事堂出來,他實在想不通案件怎麽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找王成偉問問?
單濤打開通訊器,聯絡上了正在擔任萬年縣丞的新科狀元王成偉。
聽完了單濤的描述,王成偉很快就理清了思路:
“老單,論查案子我拍馬也比不上妳,但是論揣測朝堂上這些大人物的心思,妳是比不上我。”
單濤也點頭表示理解,對於這些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他自然是比不過王成偉的。
王成偉說道:“這是文官對宦官的壹次進攻,神策軍建立以來,就牢牢掌握在太監們的手裏,對於這支日益膨脹的天子親軍,宰相們自然是憂慮的。”
“雖然襲殺藩王使者是奪嫡之爭,但是動手的是神策軍,那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
“宰相們也是想讓皇帝知道,他這麽擡舉神策軍,今日神策軍可以殺藩王的使者,明日就敢殺李唐宗室,後天就敢廢立皇帝。”
單濤倒吸壹口氣說道:“好像確實如此,中晚唐的太監勢力好像很大。”
王成偉說道:“何止是大,中晚唐太監隨便廢立皇帝,弒殺皇帝的事情都幹過。”
“而之所以中晚唐的勢力如此大,就是因為神策軍這支決定朝局的禁軍,掌握在太監的手裏。”
王成偉緊接著說道:“多謝老單妳這個消息,我要去串聯禦史,和宰相們壹起彈劾神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