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1章 我們的後代也太倒黴了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當時戶部每年的收入,多的年份百萬兩,到最後只有幾十萬兩銀子。泱泱大明,幅員遼闊,每年只收入幾十萬兩簡直就是笑話。”
  “那點錢連給官員發工資都不夠,更不用說賑災,剿滅義軍和對付皇太極了。”
  “有壹次崇禎向大臣們籌款,群臣有的出幾十兩,有的出幾百兩。壹個個都跟皇帝哭窮,皇後好說歹說才從崇禎的老丈人那裏籌到了三千兩。”
  “那時候滿朝的大臣,皇帝的老丈人,都是封建貴族。”
  “諷刺的是,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後,把那些封建貴族抓來,壹下就壓榨出了三千萬兩銀子。”
  “很顯然三千萬兩並非他們的極限,他們的極限起碼上億。”
  “崇禎拿不出錢來剿滅義軍,發不出軍餉對付建州女真,因此他不得不下令向百姓征稅。按照他的話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為了大明江山,就先盤剝壹下百姓了。”
  “然而,向百姓征收的稅銀,百分之九十九都落入了封建貴族的口袋。如果稅銀共有壹百兩的話,那麽皇帝到手的就只有壹兩銀子。”
  講到這裏,秦宇停了下來喝水。
  “可惡的封建貴族!”
  “他們就沒有忠君思想嗎?”
  人群聽了,個個義憤填膺。
  “文臣個個可殺!”朱元璋冷聲道。
  “不錯,當時的崇禎也是這麽說的。”秦宇放下水杯,說道。
  “秦先生,那些封建貴族,就那麽沒人性嗎?”朱標忍不住問道,“他們看到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易子而食,居然還要繼續盤剝百姓?”
  “難道他們當中就沒有好心人,有菩薩心腸,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
  “抱歉,他們就是那麽的冷血。”秦宇道,“資本,本質就是冷血的。我這裏講的所謂資本,就是封建貴族手裏的錢糧和土地。”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災之年肯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給災民的封建貴族,壹個都沒有。”
  “各位捫心自問壹下,遇到這種情況,假如妳們也是有錢人,妳們肯不肯把自己的錢糧拿出來,無償給那些不認識的百姓?”
  人群聞言沈默良久。
  “秦先生,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性本惡?”朱英嬈問道。
  “非也。”秦宇道,“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不過人性問題,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
  “我想,假如我遇到這種情況,假如我是當時的富戶。我會把自己的錢糧,拿出來賑濟那些災民。”過了壹會兒,朱標突然說道。
  “我也會。”朱英嬈道。
  “我們都會。”朱樉,朱椿,陸黑蛋,陸狗娃,韓煙兒,徐妙錦,陸清淺等,秦宇的所有學生,紛紛說道。
  全都表示,他們能拿出自己的錢糧賑濟百姓。
  “妳們的回答,讓老師感到很欣慰。”秦宇聞言感嘆道,“看來,在老師的教育下,妳們已經學會了善良。不過說話容易,做起來又是另外壹回事。”
  “就連很多封建貴族子弟年輕的時候,也都有這樣的想法,誰還不曾是個熱血青年?”
  “妳們之所以會這麽說,是因為妳們都不是封建貴族。”
  “封建貴族從小接受的教育就和妳們接受的教育不壹樣,他們接受的是‘貴族教育’。他們的父母會從小,明裏暗裏教育他們,妳們生來就是上等人,高普通百姓壹等。”
  “低賤的百姓的死活與妳們無關,妳們又不是菩薩救他們幹什麽,家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而普通百姓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忠君思想。”
  “試想壹下,封建貴族,會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平等,博愛的思想嗎?”
  “他們又不傻要自降身價?”
  “嗯,嗯。”人群紛紛點頭。
  幾個皇子和公主捫心自問,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貴族教育。宋濂高啟教育他們,妳們是皇子,要懂皇家禮儀,要自重身份。
  “此外,資本,也能讓人變得冷血。”
  “即使有壹些心地善良的富戶,他們也會覺得,世道如此,就算自己拿出來壹點錢糧賑濟災民,也改變不了大局,索性就不拿出來了。”
  “不錯。”
  人群紛紛同意。
  ……
  “言歸正傳,咱繼續講大明的結局壹根繩。”秦宇道。
  “崇禎八年,九月西鄉大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齊至,十年秋禾全無,十壹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又大旱……十四年又又又旱。”
  “還有那到處橫行的瘟疫,瘟疫傳染,人死八九。”
  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幾乎年年有天災?
  人群聽了,心中驚駭不已。
  我們的這個後代崇禎,也太倒黴了吧?
  “秦先生,是不是因為崇禎皇帝太昏庸,導致了天災不斷?”朱標問道。
  “不是,老師剛才已經說了,崇禎勵精圖治,只不過是小學水平證明不了哥德巴赫猜想。”
  “而且老師也早就教過妳們。天災那是自然現象,和皇帝的德行無關。”秦宇道,“就算是上天有降災能力,也該懲罰皇帝,而不是百姓。”
  “所以出現天災的原因,還是氣候問題。”
  “崇禎年間,已經快到王朝三百年壽命的上限了。冷暖交替已經來臨,而崇禎時期的氣候變化,更為嚴重,是五百年才出現壹次的小冰河期。”
  “不錯,老師教過了。”
  人群紛紛點頭。
  “只不過,崇禎碰上更厲害的小冰河期,也算是倒黴透的。”
  “當時的大明本來就是爛攤子,加上他自身能力不行,加上小冰河期,大明想要延續國祚,太難了。”
  “秦先生,小冰河期如此厲害,導致年年天災,朝廷該如何正確面對呢?”朱元璋問道。
  “只有全國上下壹心,共同抵禦自然災害了。”秦宇道。
  “皇帝統壹調配全國資源賑災,官員個個賣力救民。而且還需要國家很富有,糧食儲備充足,金銀儲備充足,才有可能安穩渡過。”
  “不過,這是理想化的狀態,現實根本不可能做到,或者說難度是地獄級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