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2章 發錢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妳以前總是說,天底下妳最愛的東西是銀子,卻從不貪墨,而妳也的確沒有貪墨。”朱元璋道,“然而現在咱想把銀子取出來發放給百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妳卻不願意了?”
  “在咱看來,妳就是單純的守財奴性格,有收集銀子的癖好,見了銀子就走不動路,而不是真正為了天下百姓。”
  “否則,妳不會抱著那些銀子,死不松手。”
  “老臣不敢!”呂昶聽了,戰戰兢兢的道。
  朱元璋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他再也不敢站出來反對,給百姓發銀子了。
  況且,大明國庫現在這麽富有,最大的功勞還是皇帝的。
  當然也是秦宇的。
  和他這個金行尚書沒多大關系。
  要是換做以前,大明國庫有千萬兩銀子已經頂天。
  “稟皇上。”這時候楊憲站出來道,“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雖然是正確的治國之道,是仁政。但也不是這麽用之於民的,給百姓直接發銀子?”
  “不錯,用之於民,絕對不是發銀子那麽簡單。”
  其余大臣聽了,也紛紛贊同楊憲的觀點。
  “因為百姓根本不懂,如何才能讓銀子的效益最大化。”看到群臣贊同,楊憲繼續稟奏道,“他們大多數都會把銀子存起來,根本不能做到錢生錢。”
  “最終他們的錢還是留在錢莊,這和不發銀子又有何區別?”
  “和不發銀子沒有區別?”朱元璋笑了,“手裏有銀子不用,和沒銀子完全是兩碼事好嗎?楊憲,妳繼續。”
  “只有銀子在朝廷手中,才能更好的發揮銀子的最大作用。”楊憲聞言,道,“比如說,朝廷可以用銀子修建公共設施,興修水利,等等……”
  “而銀子都在百姓手中的話,那麽朝廷就不能辦那些利國利民的事了。”
  “胡說八道!”朱元璋聞言道,“既然要喊口號說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麽銀子就是百姓的。百姓想怎麽用那些銀子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憑什麽為他們做主?”
  “我們憑什麽把他們的錢,拿去搞建設,經過他們同意了嗎?”
  “所以發錢,才是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所謂興修水利,搞公共建設,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都是忽悠百姓們的。現在壹些地方就喜歡搞政績工程,明明不需要修的工程,偏要花大把的錢去修,把百姓的錢拿去打了水漂。”
  “或者是,他們借機中飽私囊。”
  “只有給百姓發銀子,才能最大程度上,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才是真正的為百姓好。”
  “此外,如果壹個地方需要搞建設,而搞的建設也的確有利於百姓,讓當地的百姓集體表決好了。工程該不該修讓百姓做主,而不是讓別人替他們做主。”
  “況且朝廷本身就是壹股強大的力量,還需要百姓養活才能生存?”
  “隨便搞點海外貿易、或者從海外掠奪壹點,朝廷就能賺大錢。”
  “朝廷不想著用自身的力量,從海外搞錢,然後給百姓辦實事。那麽朝廷也就只能壓榨內部百姓搞錢了。所以不對外掠奪財富的朝廷,永遠都不是好朝廷。”
  楊憲聞言,沈默下來,並且退了回去。
  ……
  “皇上,給百姓發錢,到底是發銀子,還是洪武寶鈔?”呂昶又問道。
  “當然是發洪武寶鈔了。”朱元璋道,“發真金白銀庫存,妳傻嗎?”
  呂昶聞言,沈默不語,半晌之後道:“如此壹來,就需要寶鈔局,每天日夜不停的印錢了。然後給百姓發錢,好像就失去了意義……”
  “如何失去了意義?”朱元璋問道。
  “這個,老臣,老臣就不知道了。”呂昶道。
  “就讓臣來替呂大人回答這個問題吧。”此時,商部尚書沈萬三站出來道,“呂大人的意思是說,大明全國的財富總共就那麽多。”
  “如果大規模的刊印洪武寶鈔發給百姓,那麽勢必引起物價上漲。”
  “然後百姓原本壹兩銀子可以買壹石米,變成了二兩銀子才能買壹石米。所以給百姓發錢,就失去了意義,他們的實際財富並沒有增加。”
  “沈大人說的不錯!”
  “還是沈大人精通商賈之事!”
  ……
  群臣聞言,紛紛說道。
  “老臣,正是這個擔憂。”呂昶道。
  “沈萬三,妳覺得呢?”朱元璋並未理會群臣,而是向沈萬三問道。
  “臣也覺得,呂昶大人說的對。”沈萬三想了想之後,道。
  “沈萬三,妳是咱的商部尚書,掌管全國的商賈之事。如果妳還是和別人壹樣,見解這般淺薄,那麽妳就不配做咱的商部尚書了。”朱元璋道。
  “稟皇上,臣其實明白朝廷給百姓發錢,絕非發與不發沒區別。”沈萬三道,“剛才之所以那麽說,是怕說出真相某些人對微臣不滿而已。”
  原來沈萬三當官當久了之後,也學會了人情世故。
  他之前其實就已經很懂人情世故了,要不然也不會把生意做的那麽大。
  剛當時商部尚書那段時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了,壹腔熱血想要報答朱元璋的皇恩浩蕩。但時間久了,他又開始隱藏鋒芒,不願輕易得罪人。
  “說,咱命令妳直說。”朱元璋道,“如果妳怕得罪人,就不要呆在商部尚書,這個重要的位置上了。”
  “臣,遵旨。”沈萬三聞言道。
  “其實給百姓發錢,發與不發,有天大的區別。”沈萬三道,“事情絕非象大家說的那樣,給百姓發錢之後,會引起物價上漲,百姓的實際財富沒用增加。”
  “其中的差別,說實話,連三歲小孩都懂。”
  “因此,臣就拿三歲小孩的事情來打比方,用五歲小孩的事情做比喻,害怕那些愚蠢之輩,理解不了。”
  “好。”朱元璋道,“妳說說妳的比方。”
  “在微臣以前所住的村子裏,有十個佃戶家的小孩,還有壹個是財主家的小孩,他們全都三歲。”沈萬三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膽子便大了起來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