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0章 神話王朝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不錯,我也覺得我們華夏是龍。”胡惟庸道,“不過,我們想要成為真正的神龍,太難了。畢竟龍這種生靈,只存在於神話之中。”
  “就連我們自己都沒見過。”
  “如今我大明有了老師的指點,再加上父皇的雄才大略。或許有壹天,我們還真能成為真正的神龍。”朱棣道,“讓大明崛起成為壹個,像神龍壹樣的神話王朝。”
  “本王學過先生畫的世界地圖,總有壹天,華夏這條巨大的神龍,其龐大的身軀,會俯臥在地球所有的陸地上,長頸吸水,吸四大洋裏面的水。”
  “燕王殿下,誌向遠大啊!”胡惟庸聞言,不由得感嘆,“不過,還是請燕王殿下說說,我們何時登陸倭國的陸地本土吧。”
  “這段時間,殿下壹直都在延緩進攻。”
  “倭國這種死都不服的性格,讓他們的人,會源源不斷的來對馬島送死。”朱棣道,“我們占據的對馬島,已經釣了好多‘魚’過來。”
  “那些戰敗的倭國人,壹個個都兇悍得很。”
  “很多戰敗的武士寧願當場切腹,也不投降。”
  “甚至,壹些人駕著船,直接向我們沖了過來,想要和明軍同歸於盡。”
  “不錯。”胡惟庸聞言道,“如今我們主動征伐倭國,就相當於把刀伸進鬣狗籠子裏,想要弄死他。鬣狗當然會拼死抵抗,做最後的垂死掙紮。”
  想起這些天來大大小小的戰鬥,不由得打了壹個寒顫。
  這些天來,倭國戰船不斷的進攻明軍,想要奪會對馬島。雖然他們的火力完全無法和大明水師相提並論,但他們壹個個都非常不怕死。
  壹副想要和大明水師同歸於盡的打法。
  那些倭國武士,就算是死,也想拉壹個大明軍士當墊背的。
  自殺式攻擊層出不窮,有的武士沒有武器了,還要用牙齒做武器。
  甚至還出現了整船武士,戰敗後全體切腹的場面。
  “倭國人如此頑固不化,的確讓人想起來都膽寒。”朱棣道,“這樣的倭國,只有死,不會投降。所以我們這次征服倭國,比想象中還要困難。”
  “秦先生給我們學生講過,當年倭國戰敗,差點舉國玉碎。”
  “沒辦法,我們都要打進他們的老巢了,他們當然要思考玉碎。”胡惟庸冷冷道。
  “熬鷹,要慢慢熬。”朱棣道。
  ……
  “稟告燕王殿下,羅學士寫的書,送到了。”此時,壹名軍士上前稟報道。
  “太好了!”朱棣聞言大喜,“本王之所以壹直沒有登陸倭國本土,壹是想要多消滅他們點戰船,二就是在等羅學士這本書。”
  “羅貫中的這本書,真有那麽大的能量嗎?”胡惟庸問道。
  “羅貫中的書,是我們征服倭國,最重要的利器。”朱棣道,“它的作用,大的超出我們想象。”
  胡惟庸當然知道羅貫中這本書,對他們征討倭國的重要性。
  不過,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主子面前顯示自己的聰明,而是處處讓主帥表現出他的英明。
  也就是說,當好主子的捧哏,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朱棣迫不及待的翻開了羅貫中寫的書,《彌生戰國誌》,看其內容。
  第 壹 章:徐福東渡遇海怪,扶桑神樹現神光。其大致內容是,在彌生時代,徐福率領船隊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在東渡的海上遇到了恐怖的海怪。差點集體葬身大海的時候,突然發現前方的島嶼上,有壹棵巨大的扶桑神樹,發出萬道神光擊退海怪救了他們。
  之後的內容是,徐福帶著人登上了島嶼,發現當地土著還過著原始人的生活,於是開始教他們耕種,醫藥,和文字拯救萬民……
  書是兩本,壹本是古文版的,壹本是會同館譯語官,用倭國文字翻譯的倭文版。
  只有三十章的內容。
  “胡惟庸,妳對羅學士寫的這本書怎麽看?”二人看完之後,朱棣問道。
  “羅貫中不愧是大文學家。”胡惟庸道,“把小說,寫的都像是歷史了。”
  “這就是他們的歷史。”朱棣笑道,“倭國文化落後,根本沒有像樣的歷史小說。如今這本《彌生戰國誌》,他們還不奉為圭臬?”
  “不錯。”胡惟庸道,“而且其內容也沒有刻意貶低倭國的意思,讓倭國百姓更容易接受。”
  “其內容有神話的元素,倭國文化受大唐文化影響深遠,所以他們更能接受,其中那些神異的東西。看了之後會更加敬畏徐福,以及扶桑神樹。”
  “世界上又有哪個地方的人,不敬畏神明呢?”朱棣道,“所以用神明去征服他國,是最鋒利的利器。”
  “等大明水師登陸倭國本土之後,就大規模的刊印倭文版的《彌生戰國誌》,然後分發給每壹個人。”
  “只可惜,整本書只有三十多章,內容太少了點。”胡惟庸道,“內容少了,人們就不夠看,征服倭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功虧壹簣。”
  “羅學士太懶了,十多天才更三十章,平均每天才更兩章。”朱棣也皺眉道,“要等他寫完我們才能征服倭國,豈不是要等個壹年半載?”
  “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寫這麽慢!”
  “而且羅學士是在應天寫書,新寫的內容,要傳到我們這裏來,就算用八百裏加急送達,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胡惟庸道,“所以屬下建議,殿下再遞壹個軍情奏報上去,陳述羅學士這本書的重要性。然後讓皇上,用馬車把羅學士送到這裏來寫。”
  “在路上也不能讓他停,就在馬車裏面邊走邊寫,絕不容許他斷更。”
  “不錯,必須要這麽做。”朱棣點頭同意,“用武力是很難征服兇悍的倭國人的,必須要加上歷史和文化。而那些承認徐福是他們祖先的倭國家族,就是我們的突破口。”
  “武力是壹把利劍,歷史和文化是另外壹把利劍,二者缺壹不可。”
  “而且文化這把利劍,甚至比武力更加鋒利,更加有效。”
  “等羅學士到來之後,美酒美食招待著,高麗美人伺候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