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37章 強盜原理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山西三座煤礦生意的老板,如果不送礦,時間久了三座礦他們壹座都守不住,但送了壹座給鄭家之後他們能守住兩座。
  原來他們送礦是看秦宇的面子!
  人群徹底無語了:和秦宇攀上點關系,就能獲贈壹座礦!?
  如此大的好處,
  讓他們恨不得把自己親眷中的適齡女孩,全部都介紹給秦宇。如果能介紹成功,就能獲得壹座礦!
  而礦的收益,是土地收益的百倍,千倍。
  當然,能和秦宇攀上關系,金錢上面的收益,只是最不值壹提的收益。最大的收益,還是皇帝的重視從此仕途亨通,因為皇帝和秦宇是壹夥的。
  除此之外,還有萬民的擁戴。雖然他們並不喜歡做好人,但受到萬民敬仰的感覺還是挺誘人的。
  秦宇現在已經得到萬民擁戴,他的親人當然也會有同等待遇。
  此刻他們終於明白,和秦宇作對,遠遠不如和他做朋友。之前和秦宇作對的侯爺不自量力,現在他和他的家族都墳頭長草了。
  “現在大明實施以道立國的新政就是刮起了壹股東風,這股東風很猛烈。”李善長道,“既然我等無法逆風而行,何不順風而上?”
  “現在大明王朝不知有多少人,借著這股東風起家了。”
  “李相的意思是讓我們這些人轉型,不再把眼光放在上位給的封地上面?”孫興組問道。此刻,人群總算是懂了。
  “不錯,土地產出糧食的那點收益是最小的。”李善長道,“而轉型順應新政的潮流,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人啦,永遠不要和大潮作對。”
  “順應潮流,才是聰明人。”
  “那些跟不上時代的,最終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們這些人都是朝廷的功臣,如果能夠順應新政的潮流,發家致富的速度比別人快的多,經商的條件也比普通百姓要好的多。”
  “而且最重要的壹點,我們轉型是在順應上位,而不是和上位為敵。”聽了李善長的話,曹鑫也開悟了補充道。
  “正是如此!”李善長道。
  “所以我們這次給秦宇的賀禮不但不能敷衍,反而要送的比別人貴重。這麽做是向上位表明態度,我們這些勛貴們,不是新政的敵人,不會阻礙皇上以道立國的道路。相反還是在要用行動支持上位,和上位上下壹心。”
  隨即感嘆起來:“唉!自從大明開國之後,已經很少出現君臣壹心的局面了。”
  在朱元璋還是諸侯的時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是上下壹心,君臣壹體的。因為他們是個利益共同體,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生存、壯大。自從大明開國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和他手底下的人,瞬間變成了對立面。
  利益不同了。
  皇帝要考慮王朝的長遠利益,他們要考慮自身的利益。
  就和強盜山賊團夥壹樣,
  在他們搶奪路過富商、劫掠村莊的時候,大家都是生死兄弟,還會給同夥擋槍。可壹旦東西搶到手,開始分賬了,
  瞬間,彼此就成了敵人,各自都有各自的小算盤。
  王朝建立,無疑就是強盜分賬的時候。
  強盜小弟想要平分所以贓物(獲得很高的爵位,甚至和皇帝共享江山),而強盜頭子,肯定不會把所有贓物都拿出來分,
  因為他要留下絕大部分銀子維持山寨的運轉(為了江山穩固)
  甚至強盜頭子還會把部分贓物拿出來,接濟附近的平民百姓(與民養息),壹來是為了獲得劫富濟貧的好名聲,二來百姓都餓死了,他們以後搶誰的?
  “李相說的是啊!”人群同樣也有這種感受,感覺自從大明朝建立後,上位和他們就不是壹條心了,隱隱還成了對頭。
  他們其實很懷念以前的日子。
  而現在他們轉型,不再像皇上索取以前搶奪來的東西——爵位和封地,而是順應潮流,向改革的方向謀求利益。
  那他們就不再是朱元璋的敵人,相反,再次成了朱元璋的忠實下屬。
  他們這個團體上下壹心,再現了。
  想到這裏,淮西勛貴們壹個個都激動起來。他們甚至還隱隱覺得,該感激秦宇。秦宇帶來的新政,轉移了他們和皇帝之間的矛盾。
  現在還要什麽封地?
  要比封地更有價值百倍的商業不香嗎?
  人群已經做好打算,不再執著於要封地,要開始插手商業了。於是紛紛說道,“和上位作對,和時代的大潮作對,其實是最愚蠢的行為。”
  “各位能有如此想法,老夫感到很是欣慰。”作為淮西黨的老大,李善長由衷的道。
  和朱皇帝作對的下場會很淒慘,這點他早就有預料。
  以前他們都是皇帝的暗敵,但自此以後,他們將不再是皇帝的暗敵。以前朱元璋很忌憚他,很希望他能學張良學範蠡。
  故意說錯他的年齡,就是希望他能知趣點,能主動歸田養老。但身在李善長那個位置,他實在是不想歸田啊,舍不得啊,
  但如果他們向朱元璋表面態度,不再執著於封地之後。朱元璋將不再忌憚他,畢竟二人共事了幾十年,還是有感情的。
  估計朱元璋再也不會出現記性不好,記錯他年齡的事情。
  沒有了利益沖突,大家還能繼續相親相愛。
  “記住,各位在轉型的時候,千萬不要以權謀私。”李善長最後鄭重的警告,“因為現在的大明,商業收入已經占了大頭。”
  “商業就是國本,上位絕不容許有人攪亂剛剛興起的商業。”
  “我等知道。”人群紛紛說道。
  “就算妳們沒有商業頭腦,帶領船隊,去海外尋求財富也是壹條很好的道路嘛。”李善長又道,“大明現在有多少船隊,在海外賺的盆滿缽滿?人,不能在壹棵樹上吊死,除了封地之外,其他哪壹行,不能賺大錢?”
  “大明王朝新政實施,機會可以說比以前多多了。”
  “以前的王朝沒有實行新政,沒有重視商業,那些開國功臣們,就只有獲得封地,這壹條賺錢的路。而現在我們的路,比他們多多了。”
  人群聞言眼睛壹亮,論經商他們不在行,但論打仗,那就是他們的老本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