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5章 朋黨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不過朱元璋轉念壹想,秦宇走了也未必沒有好處,起碼那些人不會懷疑,這場奪嫡之爭,是他和秦宇親手導演的。
  “陛下,臣王用汲叩見!”刑部尚書進門行大禮。
  “免禮!”
  王用汲最近是焦頭爛額,朝中和地方上不少大員成了被告,而且還證據確鑿。要是放在平時,那些人當中其中任意壹個倒臺都是天大的事情,而現在他們是接二連三的被告發。他這個刑部尚書,成為了被架在火爐山烤的人。
  搞得他整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懲治其中任何壹個,都會得罪壹大幫人。
  那些朝中大員可不是只有他們本人而已,裙帶關系會牽扯到壹大串。這就是華夏封建王朝的特色,每個官吏身後都有壹個關系網。
  要是那些大員都是獨立的個體,那倒簡單了。
  關鍵他們不是。
  壹些新科舉人就算以前沒有關系,在取得功名之後,也會認個恩師成為別人的門生,和那些有權有勢的攀上關系。
  獨立的個體,是很難在朝中立足的。
  這就是封建王朝官僚的最大特色——朋黨。
  古人在封建王朝當官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而且還是頂級的人情世故。爾虞我詐波雲詭譎,甚至還形成了壹套高級‘智慧’。
  古代封建王朝的官吏,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都用在處理人情世故上了。
  只有百分之十的精力用來幹正事。
  宋朝歐陽修就曾經寫過壹篇著名的《朋黨論》給皇帝: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這片朋黨論他洋洋灑灑的寫了壹千多字,闡明了朋黨自古以來就有的道理,讓皇帝不必談虎色變,只要分清小人的朋黨和君子的朋黨就行了。君子是因為誌趣相同形成朋黨,而小人因為利益形成朋黨,這些都是自然規律。
  他的這篇文章就是在給朋黨洗白。
  歐陽修自己就有壹批朋黨。
  在歐陽修看來文人因為誌趣相投形成的朋黨是無害的,殊不知文官也會形成文官集團,清流集團。在明朝後期,清流文官的危害更大。
  所以說,只要有朋黨,吏治就不可能清明。
  而且被告官吏背後的主子,好像都是當今皇子,更讓王用汲心驚膽戰。處置他們就等於得罪了皇子,誰知道以後那些燕王秦皇蜀王會不會給他小鞋穿?
  “王用汲啊!”朱皇帝仿佛早就看穿了他的所有心思,看穿了他在顧慮什麽,道,“妳就放心大膽的去幹吧,有咱給妳撐腰呢。”
  “只要有證據,該抓抓,該殺殺。”
  陛下妳這話說的倒是很好聽,妳能保得住臣壹輩子嗎?妳能保證,那些人事後不給臣小鞋穿?他們的陰謀詭計可是防不勝防啊!栽贓、陷害,壹旦臣不小心著了他們的道,說不定就被冤枉死了,王用汲聞言心中暗暗想道。
  很顯然,他不覺得朱皇帝能夠保護得了他。
  朱皇帝雖然有雄才大略,但還是沒法和華夏幾千年的習俗——人情世故抗衡。別人用的是暗箭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哼!哼!”朱元璋冷笑壹聲,“要是妳敢徇私舞弊,包庇他們,咱先第壹個斬了妳!”
  王用汲聞言心中壹涼:我這是風箱裏的耗子——兩頭受氣啊。
  自古以來,得罪皇帝的沒有好下場。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也沒有好下場。區別就在於,如果他敢抗旨的話,馬上就沒有好下場。
  現在的他不得不做出選擇了,是幫皇帝,還是屈服於人情世故……好像怎麽做都得死壹樣。
  其實他在來覲見皇帝之前,就相好了對策,那就是給皇帝遞交辭呈,不當這個刑部尚書了。然而從現在的情形看來,他想脫身都脫身不了。
  “臣這裏有壹件東西,請陛下過目。”王用汲只能硬著皮頭上了,掏出壹本冊子來,恭恭敬敬的呈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過來,翻開壹看。
  頓時神情凝固:裏面記錄的,竟然是江南行省,三百多名官吏的貪贓證據!
  三百多名!?
  除了名單上有名有姓的人,江南行省剩下的官吏,好像就沒幾個了。難怪民間有壹句古話,把他們全部抓了殺頭,沒壹個是無辜的。
  王用汲偷瞄朱皇帝的臉色,全部都在名單上,妳讓臣這個刑部尚書怎麽搞?
  朱元璋看過之後先是震驚,繼而平靜下來。
  因為秦宇早就告訴過他,古代行軍打仗後勤的訣竅。江南行省當年是他的大後方,李善長為了給他搞到錢糧,就不得不和那些士紳地主做交易,士紳地主給他錢糧支持朱皇帝前線打仗,而他們則是得到了地方大大小小的職位。
  以前他們只是有錢,現在他們都是官。
  這些人花了錢買了官,總不能虧本,多多少少得撈壹點回來,甚至還想大賺特賺。
  他們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而且當初那些地方士紳地主盤根錯節,彼此交往,都有裙帶關系。
  簡單的說就是,
  江南行省地方上的官吏體系,已經形成了壹個巨大的朋黨集團。
  江南行省的貴族頭目也想攀高枝,想要再上壹個臺階,於是他們參與了奪嫡之爭,押寶選擇了支持燕王朱棣。
  有錢的地方,誰都會歡迎的,他們得到了燕王朱棣的倚重。
  然後他們就被太子的人給拿下了。
  於是,這份證據,就出現在王用汲的大堂上,出現在朱元璋的禦案上。
  又或者是燕王朱棣,自己將他們的證據拿下,送給皇帝的。因為燕王已經明白了,這場奪嫡之爭只不過是他的老師和父皇,聯合下的壹盤大棋而已。
  他也要做點貢獻。
  那些江南的封建貴族,恐怕做夢都想不到,他們想要投靠押寶的人,其實就是出賣他們的人。自己往槍口上撞,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看著這份證據名單,朱元璋臉色不停的變幻。似乎在權衡利弊,三百多名官吏,如果全部都拿下了,該如何善後?
  如果說現在的江南行省是壹架破舊的機器,全靠生銹的零件勉強運轉的話,那些生銹的零件,起碼還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