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4章 改組六部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這……”呂昶頓時語塞,回答不上來。
  戶部掌管全國的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其中任何壹項,都是壹個龐大的數據庫。呂昶雖然有能力,但也不可能全部都記得住。
  他的腦袋又不是超級電腦。
  僅僅鐵礦這壹個小的分項,全國都有三百多處,更不用說礦部還有其他礦產。
  “稟皇上,老臣記不住。”呂昶額頭上的汗水涔涔而下。
  “妳不是說妳老驥伏櫪嗎?”朱元璋道。
  “稟皇上。”呂昶道,“戶部以前本來不管礦務,是皇上今年要大練鋼鐵,剛剛加入戶部讓戶部管的。而且也不是老臣自己在管,而是戶部下屬的壹位主事在管。”
  “這位主事,叫做礦務主事,是新增的。”
  “皇上這個問題,恐怕要問那位礦務主事,然後查閱賬冊,才能回答得出來。”呂昶道。
  “皇帝想要知道什麽事情,不能在第壹時間知道,還要等妳這個尚書讓下屬去查閱賬冊,還要等上好幾天,如此,咱要妳何用?”朱元璋冷冷道。
  “皇上,老臣……”呂昶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今天簡直就是飛來橫禍,換做以前,皇帝根本不會考他這種事情。因為戶部管理的事務太多,就算再厲害的戶部尚書都不可能知道所有事務的細節,這點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也就是說,皇帝今天是在雞蛋裏挑骨頭。
  莫非皇帝今天想拿呂昶開刀,把他給罷免了?人群紛紛想道。
  而呂昶也後悔不已,早知道這樣,不如再忍耐壹會兒,不第壹個開口了。
  “稟皇上,像靈丘礦廠產出,賦稅之事,呂昶是不可能知道的。”這時,劉伯溫站出來,幫呂昶說話了,“戶部又要管戶籍田畝,又要管度支和賦稅,事務太多。”
  “妳說的不錯,正是因為他管的太多,所以才壹個都管不好。”朱元璋道。
  管的太多才管不好?
  聽聞此言,群臣仿佛意識到了什麽。
  “再比如,有個礦地出現了舞弊之事,被咱知道了,咱該處置誰?”朱元璋又問道,“礦部屬於戶部管轄,咱是不是該第壹個找妳呂昶問責?”
  “自然如此。”李善長聞言道,“礦地出現舞弊行為,雖然罪魁禍首是當事人,但戶部尚書也有失職之嫌。”
  “如此壹來,就容易滋生弊端了。”朱元璋道,“假如呂昶想包庇此人,隨便找壹個不相幹的人出來背鍋頂杠,咱是不是永遠也抓不到罪魁禍首,讓罪魁禍首最後逍遙法外?”
  “稟皇上,請不要拿老臣做這樣的假設。”呂昶急忙辯解道,“老臣壹向是清正廉明,秉公管理戶部,從未有過包庇行為,如果皇上不信,可以讓監察禦史去查。”
  “妳呂昶清正廉潔咱是知道的,但換做壹個不清正廉潔的呢?”朱元璋問道。
  “如此壹來,的確容易滋生舞弊現象。”劉伯溫道。
  “行了,咱已經把話說到了這裏,妳們應該明白咱的意思了吧?”朱元璋道。
  “還請皇上示下。”群臣紛紛拱手道。
  “簡單的說就是,以前的六部制,每壹個部管理的事情太多,太繁雜,導致不容易管好,無法做到如臂使指。”朱元璋道,“其二,壹個部管的事情太多太雜。壹旦出現舞弊現象,也不好找到追責之人。”
  “其三,政務太復雜,也不利益百姓辦事,不利於切實為百姓謀福祉。”
  “讓百姓進入府衙,都有種壹入侯門深似海的感覺,不知道該找誰負責。朝廷職能部門,不能方便為百姓做實事,就是部門的失職。”
  朱元璋,幾乎是把秦宇的話,原封不動的搬了出來。
  群臣聞言都沈默了。
  現在他們終於明白,皇帝找他們來是大概是想幹什麽了。
  然而卻無言反駁,因為皇帝說的那三條理由,他們都找不出任何理由來反駁。皇帝說的三個方面,直接把三省六部制的弊端,完完全全暴露在人群面前。
  讓群臣有種無力的感覺。
  “所以咱決定,改組三省六部制!”朱元璋道。
  改組三省六部制!群臣聞言,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改制是天大的事情,的確需要他們這些大員,全部參與商議。
  難怪皇帝今天,把他們全部都召集過來覲見。
  壹個個心中震撼不已:那人的壹番話,居然能讓皇帝改組朝廷規制!?
  他的能耐也太大了,也太嚇人了吧!
  皇帝什麽都聽他的,是他在左右大明的朝局。
  “稟皇上,改組朝廷規制,是國之大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朝廷運轉不暢,下殃及黎民百姓,上禍及國本。”劉伯溫道,“那人隱居在山野,不熟悉朝務,所以臣還是請皇上慎重。”
  “不錯,不錯。”單安仁道,“改制這種大事,豈能讓他壹個山野之人左右。”
  “臣也懇請皇上考慮再三。”劉仲質道,“在改制過程中壹旦出現問題,後果他承擔不起。”
  “二位大人說的不錯。”李善長道,“壹旦改制殃及了黎民百姓,或者動搖了國本,就算那人死上壹萬次,也不足以抵償其罪。”
  ……
  “妳們都不必再勸了,改制的事情咱已經決定。”朱元璋道,“咱找妳們來,是和妳們商量改制細節的,不是和妳們商量該不該改制。”
  群臣聞言,頓時沈默下來。
  他們已經猜到了,皇帝的改制,很可能就是要分六部的權。
  但他們毫無辦法。
  “請問皇上,如何改制六部。”劉伯溫問道。
  “很簡單。”朱元璋道,“就拿戶部為例,戶部原本掌管天下所有田地,稅賦,戶籍,金庫,礦務,度支,如今拆分成六個部。”
  “呂昶這個戶部尚書還是戶部尚書,不過他只需要管壹項事務即可,即天下百姓的戶籍。”
  “以前管理田畝的官吏,組建成‘土地管理部’。其土地主事,官升壹級,升遷為‘土地部’尚書。”
  “掌管稅賦的官員,組建成‘稅部’,原來的官吏官升壹級,做稅部尚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