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22

  就在朱厚照盤算著怎麽才能把劉瑾調回京城時,皇宮文淵閣內,朝中兩位絕對的大佬,內閣首輔劉健和次輔李東陽,正在商量新壹輪人事任免。
  二人權力已經快到壹手遮天的地步,朝中大小事項幾乎都出自他們之手,司禮監形同虛設,主要原因是掌印太監蕭敬性格懦弱,不想跟內閣交惡,再加上其能力壹般,不懂得利用皇帝的寵信來獲取權力。
  反觀劉健和李東陽,二人趁著弘治皇帝病重時,迅速將整個文官集團捏合在壹起,如此壹來,朱佑樘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對他們進行妥協。
  即便之前弘治皇帝對司禮監施壓,逼得蕭敬在某些問題上態度強硬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蕭敬為避免君臣對立,自覺地把自己手頭的權力放了出來,如此劉健和李東陽重新掌控主動權,在朝中說話的分量反而更重。
  到如今,朝廷大小事情,都必須經過內閣,而且必須要得到劉健和李東陽的首肯。
  朝中人事考核,官員的任免和安排,原本是吏部和都察院的事情,但隨著內閣權力日益擴大,反而變成劉健和李東陽擁有的特權,即便尚書、侍郎以及地方總督、巡撫、布政使級別的官員輪不到二人做決斷,但下面涉及到郎中、員外郎以及地方府、縣官員,二人幾乎可以壹言而決。
  朝中二人聲望壹時無兩,他們對外號稱公平公允,但畢竟現在朝事以他二人的好惡和價值判斷標準來決定,使得很多事情出現了任人唯親的情況。
  就好像現在討論的幾個差事,壹個戶部郎中,兩個兵部員外郎,按照慣例應該是三年小考後從各自衙門內部提拔,但二人直接從南京小朝廷調了三人過來,因為這三位跟他們關系親密,之前劉健大壽都送過厚禮。
  在官場上,這種私下裏的饋贈稀松平常,劉健並不認為自己是在納賄,他雖然標榜從不會因為請托送禮而在某些事情上特別關愛照顧,但實際上,他依然不可避免地會把這些作為壹定的考量標準。
  誰送禮給我,當時我覺得這是小事,但久而久之看此人就會比較順眼,覺得此人可以重用。在出現官缺的時候,我就會把他當作補位的最佳人選。
  盡管劉健和李東陽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問心無愧,但實際上已經破壞朝廷的公允。
  有時候,權臣跟奸臣只是壹線之隔,區別是權臣未必會亂國,但實際上,每壹個權臣做的事情都為皇帝不容,只是迫於無奈,為大局考慮,皇帝只能暫時容忍權臣。
  而壹個權臣的養成,跟朝局變化不無關系。歷史上正是唐玄宗沈溺逸樂,疏忽朝政,才讓李林甫掌權,而弘治朝末期卻是由於朱佑樘長期病重,劉健和李東陽掌握大權,司禮監又不作為,慢慢地便成為飛揚跋扈的權臣。
  劉健把撰寫好的奏本合上,交給李東陽:“明早妳便將此奏本交給馬部堂,讓他趁朝會時,向陛下提請!”
  李東陽接過奏本,即便他已知道幾個官缺的人選,依然重新看了壹遍,這才問道:“劉老,是否先跟馬尚書商量後,再行決定?”
  劉健微微搖頭:“馬部堂年事已高,這幾日他因病休沐,吏部積壓的公務已讓他應接不暇,為何還要煩他?”
  “這幾位在妳我看來,可以說是最佳人選,只要提請陛下通過,便可做出安排。妳我都不希望朝廷大小事情,落在那些昏聵無能之人手中,這些官員在南京有過數年六部履職經驗,可以挑起大梁……”
  因為言語間並不涉及私人喜好,李東陽挑不出話裏的毛病。
  的確,李東陽自己也覺得眼下做出的安排最為合適。
  只是他們忽略了壹個問題,很多事情並非他們覺得合適就行了,朝廷選官應該按照基本的原則,也就是考核制度來,制定了規矩而不遵從,劉健和李東陽搞壹言堂,覺得誰合適誰上,即便別人有不同意見也不聽,這造成朝廷權柄在壹小波人手上倒騰,到最後變成朝臣父子家天下的情況。
  李東陽提出顧慮:“以陛下如今的身體狀況,明日朝會未必會如期舉行,若此奏本提請上去,司禮監那邊恐怕難以通過……”
  “不會!”
  劉健篤定地說道,“之前陛下曾提及,朝事任免,不由司禮監決斷,應由吏部綜合歷年考核進行定奪。若司禮監掌握朝廷人事任免大權,或許會出現漢末以及中唐閹黨之禍,陛下在此問題上,素來尊重吏部意見,不會讓司禮監幹涉!”
  李東陽微微點頭,他想說什麽,但忍住了。
  很多道理,劉健跟李東陽都懂,為避免閹黨之禍,朝廷已經在很多問題上做出改變,比如說人事安排,從來都不是司禮監可以做主的,壹向由皇帝乾綱獨斷。
  劉健和李東陽覺得在這種個問題上,閹黨擅權是霍亂朝廷,他二人擅權卻能夠保證人盡其才,忠心於朝廷。
  但站在皇帝的角度,權力需要制衡,不然誰都可能成為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當初明太祖廢黜宰相這個職務便是出於這個考慮。
  留壹個權位幾乎可以跟天子抗衡的相國之位,不如把這位子直接取消,避免將來出現權相亂國的事情。
  李東陽聽劉健如此說,終於不再堅持,將奏本合上,鄭重地鎖入密匣中,這才道:“那明日壹大早,我便將奏本交馬尚書!”
  “嗯。”
  劉健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賓之,自去年年底對韃靼戰事結束至今,即便中間出了太子擅離京師的事情,但總算有驚無險,朝廷大小事情就此恢復正軌。尤其於喬自江南歸來後,咱們內閣三老終於湊齊,妳我肩上的膽子輕松許多。但於喬公私不分,始終偏向他孫女婿,在許多事情上做不到公允。”
  “我們要抓緊時間,提請陛下增加內閣閣臣人選!這件事乃是當務之急!”
  李東陽有些遲疑:“之前我等幾次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但陛下似乎都無意增加閣臣人選!”
  劉健臉色微微壹沈:“現在朝廷上下壹片和睦,難道只是壹個閣臣問題,就能難倒我們嗎?賓之,妳發動壹下,讓翰林院、六部和監察院等大臣聯名上奏,提出此事,陛下壹定會考慮!”
  李東陽點頭:“明白了!”
  劉健站起身,道:“如今天下太平,未有任何變亂之兆,即便陛下龍體欠安,斷不至於影響朝廷穩定。賓之,妳我要有危機感,切不能讓這好不容易維持的太平盛世局面在妳我手裏出問題。切記切記!”
  ***********
  ps:第二更!
  接下來應該還有兩章,請大家多多支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