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九八壹章 寄望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26

  謝遷以內閣首輔兼任吏部尚書,等於說不但能對朝廷奏疏有參議權,甚至代管大明人事系統,瞬間便從壹個沒有實權的皇帝秘書,變成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對官員任免有直接的裁決權。
  何鑒對謝遷道:“於喬,既然陛下已有決斷,這件事咱莫要再爭了,回去商議為宜。”
  謝遷不滿足現狀,雖然朱厚照讓他管理吏部事務,但只是暫管,也就是說皇帝賜給他的權力,隨時都可能會被收回,這讓謝遷感覺到朱厚照不是想重用他,而只是想堵住他的嘴,之後吏部尚書的位置照樣會給沈溪。
  “是啊,謝尚書,咱們先出宮去吧,畢竟今日朝議已取消。”楊壹清和李鐩也在旁幫腔。
  謝遷用惱火的目光打量小擰子壹眼,這才不甘心地轉身往乾清宮殿‘門’外走去。
  小擰子見謝遷終於離開,趕緊讓人把乾清宮正殿‘門’給關上,隨即去向朱厚照奏稟……對他而言,只要能把頑固的謝老兒趕走,任務就算完成了。
  這邊謝遷幾人從乾清宮出來,楊廷和率先道喜:“謝尚書,恭喜您執掌吏部,以後朝中的事情,我等便要仰仗您了。”
  何鑒也恭維道:“謝尚書本為三朝元老,深得陛下信任,這次陛下讓謝尚書兼吏部事,乃實至名歸。”
  以前稱呼謝遷“謝尚書”,是因為弘治時謝遷掛兵部尚書銜,正德皇帝登基後,謝遷作為內閣首輔接過了劉健的吏部尚書銜,但說到底這個吏部尚書只是尊稱,並無實際權力。但現在情況截然不同,謝遷被皇帝任命掌管吏部,在場幾人相信,在正職吏部尚書出缺時,謝遷這個掛銜的首輔可以壹直行使吏部尚書權力。
  謝遷臉‘色’‘陰’沈:“怕是陛下另有目的。”
  何鑒驚訝地問道:“陛下讓謝尚書兼吏部差事,能有何目的?陛下應該想借謝尚書您的聲望和能力,幫朝廷實現平穩過渡……”
  何鑒的話不但幫謝遷圓場,更好像是在提醒謝遷……就算妳對沈之厚有意見,或者認為這件事陛下是在搪塞妳,也最好別說出來,‘私’下場合說跟公開場合說,有著本質區別。妳在這兒說什麽話,回頭就能傳到滿朝文武耳中,那時妳跟沈之厚的關系就徹底無法挽回。
  謝遷看了何鑒壹眼,雖然心裏很不甘,但仔細壹想,短時間內朝廷的平穩可以保正,心想:
  “陛下從我手中把閹黨案的管轄權拿走,但同時給了我吏部的差事,等於是有得有失,但沈之厚那邊純粹是得,之前還說有什麽工商稅之事,很可能是由沈之厚主導,今日沈之厚沒入朝,才是陛下不舉行朝議的原因吧?”
  “沈之厚可以暫時稱病在家,躲過朝議,但躲得了壹時躲不了壹世,壹旦他回朝,陛下還是會把他主張的壹些事提出來,那時沈之厚就不單單是個兵部尚書,甚至連吏部之事都可能歸他管轄……不行,我不能讓他成為第二個劉瑾!”
  ……
  ……
  謝遷等人出宮時已入夜,本來還說要商議事情,但時間太晚也就各自散了。
  壹天下來,這些人除了在宮裏等朝議外,什麽事都沒做,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就算謝遷有意拉著幾名部堂開小會,但還是不得不讓這些人回府休息。
  此時京師北居賢坊壹處小院,沈溪正在跟惠娘、李衿敘話。
  稱病並不影響沈溪跟惠娘、李衿見面,尤其沈溪留在京城當官的事情已確定下來,鑒於目前短時間內沒有政敵,他得跟二‘女’‘交’代如何把兄弟商會的業務在京師迅速擴展開來。
  “……老爺,不是說今日有朝議,陛下會在宮裏問事麽?就算老爺稱病在府,難道不怕陛下深夜造訪,再探老爺的病?”
  惠娘很細心,沈溪抵達後,發現沈溪不時咳嗽,並非完全裝病,立即親自去幫沈溪燒水煎‘藥’,連晚飯也是她和李衿二‘女’親手準備。
  人剛回京城,惠娘身邊的人沒安排齊全,‘侍’‘女’和仆役都缺,以至於小院內壹切都顯得簡單,不過惠娘習慣了清貧,沒有太過苛求。
  沈溪拉惠娘到自己身邊坐下,關切地道:“妳也要多休息……身體還沒完全緩過來吧?”
  沈溪回到京城才知道,惠娘離開宣府回京時經歷小產,上次沈溪見惠娘時,惠娘因為知道沈溪要跟劉瑾惡鬥壹番,並未跟沈溪提及,這讓沈溪心中越發內疚。
  “沒事。”
  惠娘倒顯得很堅強,作為壹個經歷苦難的‘女’人,她對於事情看得很開,悲痛過去就過去了,著眼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沈溪苦笑不已:“近來朝中事務順風順水,不過家事卻壹團糟,經歷太多讓我心情郁結,或許是我作孽太多……造成的殺戮太甚吧……”
  李衿眨眨眼:“老爺以前作過什麽孽啊?”
  “衿兒!”惠娘喝斥。
  李衿吐吐舌頭,不敢再多問。李衿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麽沈溪也不會著惱,而惠娘這邊只是覺得她說話不合適,並非埋怨她。
  沈溪不由莞爾,在他面前,李衿好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壹樣,所問問題有時顯得很幼稚,不過沈溪喜歡的正是她這種俏皮的‘性’格。
  沈溪解釋道:“戰場上殺敵太多……自打我領軍以來,殲敵何止萬數?雖然不是我親手所為,總歸還是造成了殺戮,鬥劉瑾時也采用了壹些非常規手段,總歸這孽是做下了!”
  惠娘白了沈溪壹眼,“衿兒不懂事,問的話不那麽合適,老爺怎麽給她解釋上了。”
  李衿那邊則喜滋滋的,好像覺得事情很有趣。
  沈溪道:“既然衿兒問了,我為何不回答?讓她知道,其實我不是什麽聖人,而是紅塵俗世中的大俗人壹個,否則妳們怎麽會到我身邊來?”
  這下惠娘和李衿都向沈溪使白眼。
  沈溪臉上滿是輕松的笑容,隨即長嘆壹聲,語氣顯得穩重許多:“這不是開玩笑,最近跟陛下提出改革工商稅,對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很有幫助,就在北直隸進行試點……這次我來見妳們,更多是要‘交’代妳們盡快在京師及周邊完成商業布局。”
  惠娘搖頭:“老爺,妾身不是很明白。”
  “不用著急!”
  沈溪道,“咱們慢慢聊,反正長夜漫漫,有的是時間跟妳們解釋!”
  沈溪在惠娘這裏,永遠恨時間太短。
  感覺沒過多久便又到分別時。
  沈溪這天晚上睡得不那麽踏實,跟李衿和惠娘說過工商稅改革的情況後,貪歡到很晚,臨近天亮時又早早醒來,起身到書桌前,拿起筆在那兒寫寫畫畫,卻不是平時所用‘毛’筆,而是他很久前就準備好的鉛筆。
  等到外面天‘色’微亮,惠娘才睡醒,起身來到沈溪面前,低頭望著沈溪,目光中帶著壹種癡‘迷’,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這個比她年輕十幾歲的男人身上。
  “怎麽不睡了?”
  沈溪側過頭望著惠娘,問了壹句,“距離辰時還有壹兩刻鐘……”
  惠娘坐到沈溪旁邊,搖搖頭:“時間不早了,過壹會兒老爺就該回府了吧?”
  沈溪看惠娘的神‘色’,知道她此時想的是什麽,就算匆忙來見壹面,等天亮後還是會走,畢竟沈家需要他這個主心骨。
  沈溪解釋道:“我不打算回府,而是先去兵部衙‘門’看看,昨日朝議已過去,今日該到各衙‘門’走走,順帶去刑部看看……閹黨案總該有個了斷。”
  “嗯。”
  惠娘不想問沈溪朝中事務。
  沈溪看著惠娘,問道:“妳是在為泓兒的事情擔心?”
  惠娘回過神,微微點頭:“泓兒已經五歲,該開‘蒙’讀書了……”
  沈溪苦笑壹下,沈泓是弘治十六年出生,到如今虛歲才五歲,但惠娘惦記著兒子將來有個好前途,希望早點兒讀書認字,到底有沈溪這個能幹的父親,兒子若壹點本事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
  但對於現在惠娘和李衿的處境來說,找人為沈泓開‘蒙’不那麽簡單,很容易便把沈泓的身份泄‘露’出去。
  “只是讀書認字,妳和衿兒應該可以吧?”沈溪道。
  惠娘搖搖頭:“妾身學問淺薄,最多只是認幾個字罷了,泓兒需要名師教導,妾身之前想過,要不……‘交’給信得過的人撫養,讓他可以跟外面的人多接觸。”
  按照惠娘的想法,如果兒子實在沒法讀書,幹脆把沈泓‘交’給京郊的農戶寄養,這樣兒子有了身份後就可以正常開‘蒙’讀書。
  “太早了。”沈溪道,“妳舍得嗎?”
  惠娘道:“就算不舍得又如何,孩子始終要讀書,老爺……孩子需要名師教導。”
  沈溪看出來了,惠娘在孩子讀書上有執念,現在沈泓不過是個四周歲的孩子,放在後世只是上幼兒園小班,開始學拼音而已。但惠娘卻望子成龍,或許是她感覺到年老‘色’衰,再難以穩固沈溪的寵愛,以後要靠兒子的成就來維持她在沈溪身邊的地位。
  沈溪能理解惠娘的良苦用心,點頭道:“這件事,我會安排好,不讓妳失望!”
  ……
  ……
  沈溪養病四天,終於出面。
  他先去兵部衙‘門’走了壹圈,大致檢查了下,有王敞和陸完這兩個能人在,兵部基本不用他費心,作為壹把手最多只是了解壹番,做到心裏有數。
  隨後沈溪去了刑部,準備將涉及閹黨案的所有卷宗悉數調走,而目的地正是他的府宅。
  刑部尚書何鑒親自出面接待沈溪。
  何鑒對於沈溪的到來未顯得太過驚訝,畢竟之前宮裏已派人傳旨,通知將此案調沈溪負責。
  “……沈尚書,案宗數量不少,若全部帶回貴府,若其中有遺失,不知如何是好?不如留在刑部衙‘門’,妳有時間的話盡可過來審閱……”
  何鑒打定主意站到謝遷壹邊,雖然他曾是沈溪屬下,但現在同為部堂,而且他才是主管刑獄之人,不需要每件事都聽從沈溪安排,尤其聽沈溪要把公文帶回‘私’人府宅,何鑒更覺得不合適。
  沈溪咳嗽兩聲:“留在刑部衙‘門’不是不可,但在下仍在病中,只能先把卷宗帶回去看,若沒有太大問題,送回來也不遲。”
  沈溪態度堅決,就是要把卷宗帶走,而不是留在刑部。
  這件事朱厚照已安排他全權負責,何鑒失去主導權,沈溪把卷宗帶走不是想給何鑒出難題,而是他覺得自己在處置閹黨態度上跟刑部這邊明顯不同,不如把卷宗調走,免得有人背後自作主張。
  何鑒最後還是點頭,算是認可了沈溪這種行為,隨後道:“不知之厚妳準備如何處置閹黨案幾名重要人犯?聽說陛下準備將這些人下到刑部天牢之中。”
  之前算是公事上的‘交’涉,而現在更接近‘私’下商談。
  何鑒並不想跟沈溪徹底撕破臉皮,他年歲大了,不想牽扯進謝遷和沈溪間的鬥爭中,他的主要目的是想維持個中立的態度,最好是能充當和事佬,讓謝遷和沈溪的緊張氛圍能有所緩解。
  沈溪道:“之前陛下有言在先,除了賊首外其余之人皆不問罪,只是降職或者革職,在下為人臣子,總不能違背陛下的聖旨。”
  “也好,也好。”
  何鑒作為溫和派的代表,覺得沈溪所言很有道理。
  到現在何鑒也沒能理解,為何謝遷態度會那麽強硬?但何鑒隱約又感覺到,謝遷在處置閹黨老臣的問題上,也沒有那種非殺不可的態度,否則不可能主張營救焦芳。
  但何鑒又覺察,謝遷對於閹黨成員中的親疏遠近分得很清,跟謝遷關系近的人會想方設法進行營救,而那些關系遠的人則會問罪,相反沈溪在對待閹黨的問題上保持了壹種基調,就是既往不咎。
  沈溪跟何鑒壹邊說著案子,壹邊走出公堂,看著刑部官員配合沈溪帶來的屬下把卷宗裝箱完畢,最後馬九過來奏稟:“大人,所有案宗均裝箱完畢,是否送去兵部衙‘門’?”
  沈溪搖頭:“是送到沈府書房。”
  這話,沈溪故意說給在場三法司的官員聽,公開表示把公文帶到‘私’宅處置,意思似乎在說,這次公事會夾雜很多‘私’人的東西,暗示涉案人等到他府上去行賄。
  但沒人敢說什麽,畢竟連何鑒都只是勸說而沒有阻止,沈溪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實在太過顯赫,誰也不願意自找麻煩。
  “帶走吧!”
  沈溪壹擺手,讓馬九等人帶著卷宗先行,而他則留下跟何鑒做最後‘交’涉,隨即便要回府。
  沈溪目送馬九等人離開刑部衙‘門’,正打算跟何鑒說話,後者已然拱手請教:“昨日午朝,之厚未能列席,陛下最後取消朝議,似乎要過幾日才重開朝會……之厚,妳可知道具體是哪日?”
  沈溪笑著搖搖頭:“不知。”
  何鑒不知沈溪是否騙他,現在他能得到宮裏的消息寥寥無幾。跟朱厚照關系親密的人中間,他熟悉的只有深得皇帝信任的沈溪,如果從沈溪這裏也得不到答案,從別處也無從獲悉。
  何鑒道:“之厚要回府嗎?”
  “嗯。”
  沈溪點頭,“在下身體尚未痊愈,只能壹邊養病,壹邊‘抽’空看公文……每天有‘精’神的時間不多,要把所有卷宗看完估計得十天半月,不過好在陛下定下案子基調,只要壹切都以懷柔為基準,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何鑒緊張地問道:“刑部這邊是否要準備公堂審案?”
  沈溪想了下,最後搖頭:“很多事現在無法定下來,如果劉瑾謀反只是個人行為的話,未參與到其中的大臣就不必過堂,直接赦免其無罪,至於劉瑾身邊那些屬僚……之前陛下就已定罪,不需要在下說什麽。”
  何鑒苦笑壹下,他知道沈溪所說的是張文冕等人。
  沈溪道:“都察院和六科彈劾之人名單已在列,不過地方十三道彈劾名錄尚未到京師,如果到的話,尚需麻煩何尚書派人送到在下府上,這裏先謝過。”
  “明白了。”
  何鑒說了壹句,他知道現在只是都察院和六科言官把京師、北直隸、南直隸、西北地方主要閹黨成員進行彈劾,其中有很多名冊是由謝遷主導擬定,而大明地方各行省涉案的閹黨,則需要大明監察體系十三道禦史進行彈劾。
  沈溪沒有在刑部衙‘門’多停留,在何鑒相陪下走出衙‘門’口。
  ‘門’前道旁已備好轎子,沈溪畢竟正在病中,乘坐馬車會很顛簸。
  臨行前,何鑒擔憂地問道:“若謝尚書那邊問……”顯然他是擔心謝遷會對沈溪處理閹黨案進行幹涉。
  沈溪笑了笑,回道:“同為朝廷做事,謝閣老豈會不明事理?呵呵!”隨即不再多言,上了轎子遠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