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20-1-13 19:23
徐俌站在那兒,昂首挺胸,頗有氣勢地說了壹句:“老夫自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最初頗有自信,但這話說到後來,語氣稍微有所軟化,再被沈溪打量壹眼,徐俌有些心虛地撇開視線,不敢跟沈溪對視。
沈溪道:“魏國公能說出這樣的話,想來經得起追查,不過在下不會刻意去調查什麽,若有人誣陷的話,魏國公不妨想壹下該如何應付這些宵小之徒。”
徐俌點頭:“怎麽都得讓那些嚼舌根的家夥閉嘴!”
說到這裏,他好像想到什麽,望著沈溪道,“之厚,妳壹定要幫老夫,張永跟錢寧都是陛下跟前的紅人,他們在陛下面前進讒言,就怕陛下聽信,老夫到底人在江南,說的話很難上達天聽。”
沈溪微微頷首:“魏國公是否相信在下呢?”
“信,當然信!”
徐俌趕忙道,“咱到底同為勛臣,同氣連枝,妳有什麽話盡管吩咐,只要是老夫能辦到的,定盡力而為。”
沈溪有幾分不信:“就怕魏國公只是嘴上說說,不會真心聽從在下吩咐。”
徐俌嘆道:“之厚,若是換成昨日,或許老夫還有這底氣,現在老夫只能聽命於妳……朝中除了妳,誰能跟張永和錢寧這般陰險小人抗衡?他們想要誣陷老夫,下壹步可能就是要攀誣妳……”
不管有什麽事,徐俌都要拉著沈溪跟他同乘壹條船。
說得言之鑿鑿,但其實根本沒有理據,或者經不起仔細推敲。
沈溪心想:“魏國公妳在南京屬於地頭蛇,這裏山高皇帝遠,自然擔心張永跟錢寧聯手誣陷他……可妳也不想想在皇帝跟前誰的關系更近壹些,張永和錢寧怎會吃力不討好地誣陷我?妳說這種話,想把我拉到妳的船上,根本就是耍小聰明,只會適得其反。”
沈溪沒有揭破徐俌用意的心思,頷首笑道:“若是魏國公肯聽在下的吩咐,那這件事便好辦了。”
“聽,壹切都聽妳的。”徐俌好像終於找到突破口壹樣,目光灼灼地望著沈溪,就等沈溪吩咐了。
……
……
此時城外軍營,唐寅跟張侖等人眼巴巴等著沈溪出城。
本來沈溪說好第二天壹早便出城來,卻未曾想江邊的太陽老高了,卻仍舊沒有沈溪出城的消息。
軍中上下缺了主心骨,開始擔心沈溪在城裏出事。
中軍大帳外聚集了不少將領,胡嵩躍、張侖、宋書、劉序等人都在。
“……唐先生,聽說南京城裏隱藏有不少倭寇細作,要對大人不利,大人進城後壹點消息都沒有,是否派人進城去問個究竟?”宋書急切地問道。
本來唐寅跟在沈溪身邊專門打雜,結果被沈溪壹通栽培後,現在軍中上下已將他當作副帥看待。
唐寅不過是正七品文官,從品階上來說根本沒法與眼前這幫軍中大佬平起平坐,但現在壹個個卻以他馬首是瞻。
唐寅謹慎地道:“沈尚書只是說會盡早出城,沒說壹定會在早晨出來,現在距離午時還早,又沒聽說城裏出什麽事,著急作何?南京城不是咱的地界,裏邊駐紮有親軍十七衛,咱貿然進城的話或許會與之起沖突,朝廷會追責。”
張侖道:“但昨日沈大人只帶了少許人馬進城,若出了麻煩,就怕咱呼應不及。若沈大人有個三長兩短,咱這趟江南之行就無功而返。”
胡嵩躍沒好氣地道:“沈大人只是沒消息,又不是怎麽樣了,咱在這裏說喪氣話作何?明著咱不能進城,總該派人去打聽壹下,最好讓大人回個信……老九也是,跟著大人進城怎不早壹步派人傳點消息出來?”
唐寅往四下看了壹眼,心想:“這些家夥平時看起來都很有主見,壹個二個有能耐到沒邊,現在卻抓瞎了!哼,缺了沈之厚這個主心骨,他們連屁都不是。”
唐寅正色道:“既然沈尚書沒回營,也沒進壹步的消息傳來,諸位就該堅守各自的崗位,該練兵的練兵,該巡防的巡防,就算這裏是南京地界,也有可能會被倭寇偷襲,咱不能有絲毫懈怠。”
劉序嘆了口氣:“現在是想好好幹活,但大人不在,連具體要做什麽都不知道,不妨先派人進城去打探虛實為好……唐先生以為呢?”
最後所有人都看向唐寅。
這會兒已不是在請示唐寅的意見,更像是壹群人逼著唐寅表態,慫恿唐寅聽從他們的意見。
偏偏唐寅是那種桀驁不馴的犟驢,心中本來就不是很看得起眼前這群沒頭腦的武將,此時顯出壹種做大事的氣度,好像他已經是軍中副帥,在沈溪走後甚至給全軍做主。
唐寅板著臉道:“以前該做什麽,妳們現在就做什麽,各司其職,這是妳們必須做到的事情……沈尚書行事向來有分寸,用不著妳們擔心,草原那麽兇險的地方,沈尚書也是來去自如,怎麽,妳們擔心他在南京出事?他是兩部尚書,又是國公和國舅,在朝野威名卓著,妳們說誰敢對他不利?”
壹眾將領面有愧色,聽唐寅這麽壹說,他們感覺自己有點杞人憂天了。
上位者要做的事,不是他們這些軍中莽夫可以左右的,沈溪做事完全不需要他們指點,至於沈溪幾時回來,並不在可控範圍內。
“做事去!”
唐寅大聲催促著,那些將領相互看了壹眼,終於領命而去。
至於唐寅自己,還是開始想辦法及時獲取沈溪在城中的情況,他琢磨道:“沈之厚進城前已料到城內內鬥劇烈,什麽倭寇刺殺並不成危險,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那些想爭名逐利的勛臣和官員、太監!”
……
……
辰時過去,南京城裏基本平靜下來。
張永東躲西藏壹晚上,此時好不容易逃脫追捕,整個人還未徹底輕松下來,便趕緊派人通知錢寧那邊自己的情況。
接下來張永準備潛入皇城,到內宮諸監司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壹邊接管軍權,壹邊上奏朝廷,參劾魏國公徐俌。
張永心想:“妳徐俌敢對咱家亂來,咱家便將妳在地方上的劣跡壹並呈奏陛下。妳擅權武斷、打壓異己,結黨營私,跟南京兵部侍郎王倬勾連,意圖將王倬推上南京兵部尚書之位,以便妳控制南京權柄,這不是圖謀不軌是什麽?妳還跟倭寇勾連,買賣人口兵器,禍國殃民……”
在帶著偏激想法的情況下,張永可不管這些消息是否屬實,只知道要出心頭那口惡氣。
趁著街道已經解除封鎖,他準備先混到皇城周圍,在羽林衛當差的義子配合下進入皇城,不過此前必須化妝。
張永把自己打扮成壹個屢試不第的老秀才,穿壹身洗白了的直裰,頜下粘上幾縷胡須,戴著四方平定巾出門,結果剛走出幾步,就發現有人守在街口,他迅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人盯上了,正猶豫不決,已有人迎面走了過來。
“張公公。”
來人很客氣,壹語將張永的身份道破,“沈大人有請。”
張永嚷嚷道:“什麽沈大人,妳們是魏國公府的人吧?他給了妳們什麽好處?知道咱家是誰嗎?咱家乃是欽命南京守備太監,都給咱家讓開!”
或許是張永感到自己有可能被徐俌針對,故意虛言誆他,吆喝時看起來是耀武揚威,但其實心裏不知有多害怕。
來人完全不管張永說什麽,站在那兒如同木樁壹般,板著臉道:“沈大人在南京兵部衙門等候張公公……張公公請移步。”
張永看了看周圍,為避免暴露身份,他帶出門的護衛實在太少,而對方卻有幾十個,街口那邊還有人在往裏面看,顯然這些人不達目不罷休,再掙紮都是徒勞。
張永心想:“就算是徐老頭派來的,也不會將我怎麽著,畢竟還沒當面談過,他知我心中怎麽想的?畢竟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有馬車嗎?”張永問道。
來人道:“馬車沒有,不過卻為張公公準備好了轎子……張公公請移步。”
張永惴惴不安,往前走了幾步,越過人群終於看到轎子停在路旁,四個轎夫等在那裏。張永俯身便往轎子裏鉆,他身邊跟著的隨從非常緊張:“公公,這可如何是好?”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都這境地了咱家還能作何?先去看看是怎麽回事再說。”張永說完,鉆進轎子,隨後壹行往皇城而去。
……
……
張永壹路上都提心吊膽,等轎子停下,他安然出來,擡頭看了看前方衙所的匾額,確定是南京兵部後,頓時放心許多。
隨後他打量了下左右,左邊是南京工部衙門,右邊是南京禮部,回頭壹看卻是南京太醫院,這裏應該就是南京城最有名的青龍街了。
雖然還未見到沈溪,不過張永已判斷出這是沈溪行事的風格。
他心想:“魏國公府上的人抓了我壹夜都沒成功,給他們再多的時間也拿我沒轍……魏國公算什麽東西,能比得上沈大人?看來我的行蹤沒有瞞過沈大人,這次能順利躲開魏國公府上的人追殺,有可能是沈大人暗中相助。”
轉念壹想,張永隱隱有些明白沈溪相邀的目的,“沈大人這是想說和我跟徐老頭的矛盾?面對面坐下來把事情談開?”
他心裏滿是不解,此時裏面已有人出來迎接,這個人他很熟悉,正是沈溪身邊深得信任的家將馬九。
“馬將軍?”
張永看到馬九有些激動,至少證明受邀前來的確是沈溪所為,而不是徐俌假借沈溪的名義抓他。
跟馬九壹同出來的,還有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倬。
王倬先跟張永打了個招呼,通報來歷和姓名後,張永便對王倬生出幾分反感來,他知道王倬跟徐俌關系密切,這個人站在他的對立面。
在南京權力之爭上,只要不是盟友就是敵人。
“沈大人可在裏面?”張永問了壹句。
王倬不知張永內心對他的厭惡,笑著回道:“不但沈大人在,魏國公也在,就等張公公您來商談大事。”
張永進入兵部衙門,發現這裏五步壹崗十步壹哨,戒備重重,心中不由打鼓:“沈之厚不會是被魏國公的人軟禁了吧?魏國公野心不小,昨日居然敢明目張膽派兵搜捕全城,說明他在被逼急的情況下是敢亂來的。”
馬九雖然在身邊,但張永不方便詢問情況。
壹直等進入兵部衙門正堂,就見前方已擺好幾個座位,正中的主位上坐著的便是沈溪,此時沈溪拿著茶杯,神色顯得很淡然,他身後站著幾名侍衛。
至於右邊客首位置,坐著的則是魏國公徐俌。
張永認得徐俌,卻未上前打招呼。
而在徐俌身後站著幾名手下,其中包括徐俌的首席幕僚徐程。
另外與會的還有南京戶部尚書王佐,顯然王佐是受邀前來作為見證,除此之外就是南京兵部的官員。
此時南京兵部壹切事情都是右侍郎王倬在做主,因而接待賓客之事也是由王倬完成。
“張公公?久違了。”徐俌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和熙的笑容,不過在張永看來這笑容非常陰險。
隨即在場之人包括沈溪在內都起身向張永打招呼。
張永目光在所有人臉上繞了壹圈後,回到沈溪身上,他沒跟任何人見禮,上來便質問:“沈大人,您這算什麽意思?咱家剛出門就被請到這裏來,跟人敘話?為何沒提前派人知會壹聲?”
張永顯得很霸道,壹來便咄咄逼人,但這卻是他心虛的表現。
雖然從地位上說,張永要比南京守備勛臣也就是徐俌更高,話語權也更大,但他明白徐俌是真正的地頭蛇,就算他有義子相助,但在沒落實他南京鎮守太監的身份前根本就無法控制局勢,此時露面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險地。
在場之人基本都不明白張永為何會如此生氣,甚至連徐俌自己都不太理解到底哪裏開罪了張永。
只有沈溪知道張永說這話的意思……我昨天都告訴妳徐俌要殺我,昨夜他更是在城內搜捕我壹晚上,結果今天我剛冒頭妳就把我找來,這不是讓我身處險地嗎?
沈溪道:“此處乃南京兵部衙門,朝廷公堂,有事當然要在這裏商議!至於是否需要跟妳張公公打招呼……有事難道不該當面談嗎?”
張永看出沈溪態度不善,但還是黑著臉問道:“可是咱家卻記得,沈大人之前說過不會牽涉進南京事務,怎麽突然變卦了?”
沈溪沒回答,徐俌卻笑呵呵回道:“張公公有所不知,今日淩晨剛得到朝廷公文,陛下欽命由沈尚書調配江南兵馬,陛下在聖旨中說明,南京六部以及江南各司各衙,壹切都聽從沈尚書號令。”
“那咱家來此作何?”張永非常意外,他不太相信徐俌所言,因為在他眼裏徐俌乃是政敵,敵人的話怎能輕信?
而且他並不覺得朱厚照會將江南所有權力都交托給沈溪,如此壹來不等於就是將半個大明的管轄和調配權都交給沈溪了嗎?就算皇帝再信任大臣,也不可能將半壁江山交給臣子打點。
王倬笑道:“張公公今日不在衙所,沒看到禦旨,有此疑慮不奇怪……這是朝廷禦旨的摹本,要不您看看?”
朝廷下發的聖旨,南京各部衙門都已收到公文,而南京兵部作為南直隸兵馬調配主要衙門,自然也會得到禦旨。
張永有些難以置信,不過仔細看過公文後,卻發現不是虛構,他這才望向沈溪,頓時感覺壹陣無力,甚至往徐俌身上瞪壹眼,不自覺又將沈溪跟徐俌歸為壹類。
此時張永跟徐俌心中都沒底,便在於沈溪從來沒表明過支持誰的態度,二人都去見過沈溪,都沒得到肯定的回答,此時都覺得沈溪可能跟對方達成協議,不但張永心虛,連徐俌心裏也在打鼓。
沈溪道:“原本本官不想牽扯進南京權力歸屬之爭上,但現在陛下諭旨在此,那本官責無旁貸……雖然本官不過領兵過境,但在平江南倭寇上,需要南京以及南直隸、閩浙等地方官府和衛所配合,到時恐怕要勞煩魏國公跟張公公。”
張永聽到這裏,顯得很懊惱,在不明底細的情況下,他只能先忍住氣,在壹旁備好的椅子上坐下。
他本以為王倬會坐在身邊,徐俌會坐回對面,卻未料徐俌挪動老邁的身軀,徑直過來坐到他身旁,張永側頭打量壹眼,見對方臉上掛滿笑容,心裏越發來氣。
沈溪也坐下,等王佐、王倬分別坐下後,朗聲道:“本官得知,張公公在往江南來的路上有些不太平,有人對張公公不利。”
“有這等事?”
張永這邊還沒反應,徐俌卻很在意,趕忙站起身,“張公公沒遭遇意外吧?妳看都是老夫做事不當,原本該早去南直隸與山東交界處迎駕,可惜公務繁忙未能成行,未曾想居然有人敢對張公公不利……早知道的話,老夫就該親自率領人馬前去保護。”
“哼!誰做的誰知道!”
張永氣憤將頭別向壹邊。
徐俌有些意外,心裏滿是疑問……我好端端向妳表示好意,妳怎麽這態度?難道覺得妳遇刺是我幹的?
沈溪道:“以本官調查,乃是倭寇怕張公公南下後調動南京兵馬對其不利,故派人行刺,於是張公公行金蟬脫殼之計先行趕往南京,準備履職南京守備太監後再行露面,這也算是恪盡職守的壹種表現。”
“原來如此。”
徐俌裝出恍然的模樣,“老夫也是到昨日才知有人對張公公不利,這不昨夜派人在城裏加強戒備,搜查倭寇派出刺客的下落……未曾驚擾到張公公休息吧?”
張永怒氣沖沖:“徐老公爺確定是在搜捕刺客?而不是在搜捕咱家?”
徐俌臉上現出冤枉之色:“張公公千萬別誤會,老夫乃守備勛臣,以後要跟張公公您通力合作,確保壹方安穩,怎會做出對您不利之事?這點沈尚書可以作證,沈尚書入城後,也有人要對他不利,老夫昨日也派人保護驛館。”
張永沒有跟沈溪求證,到此時他仍舊覺得沈溪跟徐俌已達成協議,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被迫出現在這裏。
沈溪卻好像根本不想徹查徐俌昨日調兵的目的,因為他知道徐俌不是省油的燈,現在不過是在面子上保持壹種和睦,追究起來毫無意義,反而不如先把正事定下。
沈溪道:“刺客之事,本官正在查,暫且沒有確定消息,不過本官怕兩位之間有何誤會,影響到地方安穩。”
“是嗎?”
張永語氣生硬,壹如他以前給沈溪當監軍時的態度。
其實張永的脾氣壹直都很大,他屬於那種很容易牽扯進是非的人,也就是這兩年他從沈溪身上得到的好處太多,才逐漸變得低聲下氣,現在覺得沈溪是敵非友,又拿出拒不合作的態度。
徐俌看出壹絲苗頭,心想:“張永怎好像對沈之厚多般刁難,那就是說,沈之厚果真沒跟張永達成協議?如此我就好辦多了!”
徐俌笑道:“之厚,其實張公公的誤會,全是因老夫而起,老夫為賠罪,今日……就在兵部衙門設宴如何?”
這邊張永對沈溪的態度異常冷漠,徐俌便見縫插針,既然妳張永跟沈溪間出現誤會,那我何不索性表現出對沈溪的友好態度,讓妳張永覺得我跟他是壹路人?
沒等張永回答,沈溪已冷漠回道:“先把正事商定,迎來客往何必急於壹時?”
張永有些坐不住,站起身來:“妳們到底是什麽意思,給句實在話?就算讓咱家血濺當場,咱家也認了,不過某些人最好掂量後果,朝廷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徐俌苦著臉道:“張公公何出此言,咱有話好好說不行嗎?”
“現在不好好說話的是妳們!某些人在南京任上胡作非為,跟倭寇勾連,當咱家不知?”張永破罐子破摔,非要把事情扯明白,對徐俌的態度變得極為惡劣。
徐俌壹楞,隨即帶著驚愕問道:“何人如此亂說話?張公公所說之人,不會是老夫吧?”
“不是妳是誰”
張永怒目相向。
“妳……簡直胡說八道!”徐俌捋起袖子,壹副要幹架的模樣。
“消消氣,消消氣。”
王倬連忙站起,從對面席位來到張永和徐俌之間,把二人隔開,堂上頓時變得混亂不堪,張永此時也摩拳擦掌,沒有絲毫退縮的意思。
沈溪突然起身喝道:“妳們是否將這裏當作朝廷公堂?”
他壹開口便帶著極大的氣勢,這是壹次又壹次經歷屍山血海後養成的,殺氣逼人,讓正在胡攪蠻纏的徐俌跟張永不由壹怔,隨即二人都不說話,冷哼壹聲坐下,勸架的人也趕緊退開。
沈溪道:“不就是因有奸佞在妳們之間說了壹通挑唆之言,就讓妳們如此亂掉規矩……難道妳們忘了自身的職責?”
徐俌臉上略帶慨嘆之色:“之厚妳說得是,這不老夫正準備跟張公公好好解釋壹番嗎?至於什麽行刺,還有跟倭寇勾連等事,跟老夫壹點關系都沒有,是有人從老夫這裏索賄不得,惡意中傷……希望張公公明察秋毫,不要被小人挑唆!”
張永在有關徐俌派人刺殺他的事情上先入為主,無論徐俌做出如何解釋都是徒勞,也跟徐俌昨晚調兵搜捕他有關。
所以張永對於徐俌的解釋完全聽不進去,沈溪想從中說和也很難。
就在二人要繼續爭吵時,沈溪起身走到他們面前,張永不得不起身:“沈大人還有別的吩咐嗎?”
沈溪道:“妳們之間的是是非非,或者利益之爭,本官不想幹涉,但眼下本官奉皇命統調江南人力物力平倭寇之患,若誰不配合本官,那無論他在別的事情上占了多大的理,本官也不會對他客氣。”
張永想了下,黑著臉問道:“那有些人胡作非為,沈大人就不理會了?”
徐俌無奈道:“張公公,都說了那些事跟老夫無關……錢寧在背後挑撥離間,老夫身家性命都在南京,憑何犯傻,做那欺君罔上誅滅九族之事?朝廷就算不派張公公您來南京任守備,也會有其他大太監,老夫殺得完嗎?怎會出此昏招?”
沈溪道:“既然張公公所得線報,說有人行刺,那不妨將此事上奏陛下處,由陛下來定奪。”
徐俌緊張兮兮望著沈溪:“沈大人,這不是捕風捉影的事嗎?連這種子虛烏有之事也上報朝廷,不是小題……”
他本來要為自己辯解,但發現沈溪看過來的目光不善,身體稍微壹縮,便不再多言。
沈溪繼續道:“張公公上奏時,不妨將此事歸在錦衣衛指揮使錢寧身上,由他跟陛下解釋,至於是誣陷還是確有其事,由朝廷來定奪,而非眼下的南京兵部衙門。”
徐俌頓時感覺到沈溪沒有偏幫他的意思,因為他不想將這件事捅破,若是朝廷得知,那就算白的也有可能會說成黑的,更何況他之前的確跟倭寇做過買賣,很可能有人會以此來做文章。
“老夫不同意。”徐俌當即拒絕。
張永這才看出來,沈溪跟徐俌之間真的沒達成協議,至於徐俌之前表現出的跟沈溪有多親密,也是偽裝出來的。
張永冷冷壹笑:“怎麽,魏國公怕了?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
徐俌嚷嚷道:“就算身正,但有人故意拿著蠟燭斜著照,影子照樣會斜,妳跟錢寧壹個是錦衣衛指揮使,壹個是提督東廠太監,道理全由妳們講,老夫有什麽資格在陛下跟前說話?”
張永當即冷笑:“咱家還不至於做出誣陷之舉,誣陷您魏國公對咱家沒好處!”
“夠了!”
沈溪當即喝止,“本官既讓妳們上奏,就是給妳們機會,本官也會跟陛下詳細陳明這件事,在本官看來,此事根本沒譜,若錢寧有證據就讓他告,若是沒證據,陛下正好將錢寧治罪。”
張永跟徐俌突然沈默下來,顯然沈溪切中他們心中的要害。
無論他們之間有多敵對,也架不住外面有個錢寧,張永和徐俌都不會把錢寧當作自己人,畢竟錢寧以前是劉瑾的人,現在跟張苑走得很近,張永和小擰子幾次想拉攏錢寧,但錢寧屬於那種見風使舵的類型,誰當權他靠向誰。
至於徐俌就更因錢寧不斷誣告他的事而起爭端,更不會跟錢寧同流合汙。
沈溪道:“若妳們真的身正,那本官會替妳們做主,難道妳們不信本官?”
沈溪此話,讓張永和徐俌無法完全信從,不過從某種角度而言,沈溪又最值得信任,畢竟沈溪是朝中頂梁柱,無論是徐俌還是張永,找沈溪幫忙的前提就是看中沈溪在南京權力之爭上嚴守中立的態度。
就算現在皇帝讓沈溪全權負責江南軍政事務,沈溪對此也不是很上心,且沈溪在江南沒有親信,要用的還是他二人。
徐俌湊過來道:“若是之厚妳肯幫忙替老夫解釋,並且讓錢寧得到應有的懲戒,老夫願意幫忙。”
這會兒徐俌阻礙沈溪或者張永上奏,其實沒多大效果,便在於他明白,就算沈溪跟張永不提,錢寧也不可能不跟皇帝告狀,說他的壞話,如此還不如跟沈溪合作。
徐俌望著張永:“張公公意下如何?”
張永語氣低沈:“沈大人這是誠心幫咱家……還是魏國公?”
沈溪道:“本官對於錦衣衛指揮使錢寧在江南的所作所為,略微有些眉目,他要挾勛臣,並且在張公公面前挑撥離間,且上疏誣陷朝廷棟梁,本官若不查到底,怎對得起陛下的信任?”
本來還在爭吵的張永跟徐俌不由對視壹眼,二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壹抹熱切。
二人有宿怨不假,但屬於正常紛爭,對於張永而言,無論徐俌是否派人刺殺他,只要沒有證據證明徐俌跟倭寇勾連,有謀逆之舉,那徐俌還是會繼續在南京當他的守備勛臣,最多也就是被朝廷降職罰奉,來個不痛不癢的懲戒,張永跟徐俌之間搞對立,其實沒有任何好處。
不過現在若是聯起手來壹起對付錢寧,那情況就不同了。
錢寧的存在,讓江南權力歸屬出現不少變數,錢寧是錦衣衛指揮使,還是皇帝派來查倭寇跟地方官員勾連的欽差,權力看起來不大,卻可在皇帝跟前進讒,不但徐俌忌憚,張永也同樣忌憚。
徐俌咬牙切齒:“錢寧為人臣子,所做之事卻違背朝廷綱紀,要挾老夫,還在朝中公然誣陷,如此行跡實在該殺!特別是連累張公公懷疑老夫……其實老夫壹心為朝廷,對張公公早就心存仰慕,之前更是派人去送禮……既然要刺殺,憑何做如此多花樣文章?”
張永這邊稍微被說動,他自己想想也是,如果徐俌鐵了心要殺他的話,肯定不會派人去給他送禮。
再轉念壹想,難道派去送禮之人,是伺機再行刺殺之舉,亦或者是求證壹下他死了沒有?
沈溪道:“妳們之間的利益糾葛,可以交給朝廷論定,本官的責任就是維持朝廷綱紀,至於孰是孰非,本官就此上奏朝廷,妳們是否聯名上奏?”
徐俌點點頭,隨即望著張永,現在他已表明態度,選擇權便落到張永身上。
張永本來不想跟徐俌有任何合作,但想到現在在南京地面上,非常危險,就算要跟徐俌翻臉也要先等紮穩腳跟以後再說。
張永道:“咱家願意聽沈大人的吩咐,想來沈大人做事公允,不會跟某些宵小之徒壹樣胡作非為!”
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
本來張永和徐俌之間不那麽和諧的關系,在沈溪調解下,終於達成和睦。
錢寧怎麽都沒料到,他居然成為沈溪利用的籌碼……正是因為張永和徐俌對錢寧的忌憚,使其被當作犧牲品,至於沈溪是否是借刀殺人,事後張永跟徐俌都沒有理清楚。
雖然王佐和王倬都參與了這次討論,但始終沒有發表意見,不過對話內容他們聽得很清楚。
孰是孰非真不是他們能斷定的,壹切都要交給朝廷來論定,只有朱厚照才有資格處理江南紛爭。
還有就是聯名上奏,王佐和王倬自認沒資格署名,沈溪無意提及南京兵部尚書人選,徐俌和張永為了保持面子上的和睦,也沒有再提這件事。
商談結束,徐俌離開南京兵部衙門,張永也放下所有擔心,由長安左門進入皇城,經承天門、午門前往守備府履職。
徐俌出了青龍街,來到崇禮街,回頭看了看背道而行的張永,把徐程叫到身邊問道:“剛才說的話妳聽到了,妳覺得沒問題吧?”
徐程想了下,搖搖頭:“沈尚書明擺著要先剪除錢寧,站在沈尚書的立場,能威脅到他位置的人,並非公爺您或者張公公,而是錢寧這樣陛下跟前的紅人……”
徐俌冷冷地瞥了徐程壹眼:“妳的意思是說,本公沒資格跟沈之厚抗衡?”
徐程道:“小人並無此意,小人的意思是公爺您在南京,而沈尚書不過是借道平寇,互相間沒什麽幹擾,只要公爺對他禮重有加,他有何必要跟公爺您作對?不如借您跟張公公的手,把錢寧給除掉。”
“嗯。”
徐俌點點頭,對徐程的話很是贊同,隨即他又帶著壹絲遲疑問道,“不知張永會如何應……”
徐程又道:“張公公可能被錢寧那小子挑唆,不然他為何對公爺您如此忌憚?正是因為他怕您啊……他不過是個流官,您當他真願在南京當守備太監?他是要當司禮監掌印之人,您若能跟他冰釋前嫌,保持好關系,將來他上位的話,能不想著提攜公爺您壹把?”
徐俌想了下,頓時吸了口氣:“聽妳這麽壹說,老夫非但不該跟他作對,還應該巴結著才是?”
徐程苦惱地道:“幸好沈尚書在,不然很多誤會都沒法解開,不過現在還好,壹切都明朗了,張公公也想將錢寧除去,現在由沈尚書提出來,正中他下懷,他自己也要掂量壹下如何才能做好南京守備太監,除非他真的想死在南京,不準備回京城了!”
……
……
沈溪送走張永跟徐俌後,暫且留在南京兵部衙門。
衙門內的屬官和吏員基本都已回到公事房辦差,只有兵部右侍郎王倬留了下來,王倬笑著說道:“沈尚書可真能幹,在您巧妙斡旋下,張公公跟魏國公終於冰釋前嫌,好歹沒出亂子。”
沈溪看著王倬,搖頭道:“王侍郎謬贊了,在下不過是站在公允的立場說了壹些話罷了。有關上奏之事,還勞王侍郎多費心,本官在此就不打擾了。”
王倬有些意外:“沈尚書不親自上奏?這……這……奏疏由南京兵部上奏的話,很可能會為錦衣衛指揮使錢寧所知,若中途出點什麽差錯……”
沈溪問道:“有何差錯?”
壹句話將王倬給問住了,他想了壹下,隨即搖頭苦笑:“也是,誰人敢動有沈尚書署名的公函?好吧,壹切都聽從沈尚書吩咐……老朽這把老骨頭不知能在朝中留幾天,該放下的都放下吧。”
說完,王倬臉上流露出些許遺憾之色,顯然他對南京兵部尚書的位子還是有想法的,不過現在明擺著沈溪不肯幫他,而他跟魏國公徐俌牽扯太深,也不便低聲下氣求沈溪,大不了當沒這回事。
沈溪又道:“原本在下今日上午便要出城,不過經過此事,可能要在城裏停留到下午甚至明日,若有事的話請王侍郎找人去驛館通知壹聲便可。”
簡單寒暄後,沈溪告辭,從兵部衙門出來,回驛館去了。
……
……
回到驛館,雲柳早已等候在樓下大堂,亦步亦趨地跟著沈溪上樓來到房間,壹進門便謹慎地稟報:“張永張公公已到衙所,順利接過關防,暫且對我等形成威脅。”
沈溪微微點頭:“事情都已商議妥當,如今張永和徐俌不得不化幹戈為玉帛,我在南京的差事也算是完成了。”
雲柳道:“不過目前追查到確實有倭寇派出刺客,如今就在城裏,數量不少,還有……江櫟唯似乎是這些刺客的頭目。”
“呵呵。”
沈溪笑了笑,道,“好久沒聽到這名字了。”
劉瑾倒臺後,江櫟唯感覺大勢已去,立即逃回南方,結果家族阿附閹黨被朝廷派人查抄,他不得不再次逃亡,輾轉跟倭人聯系上了,在江浙沿海島嶼上潛伏半年多,好不容易跟建昌侯聯絡上,在建昌侯資助下,倭寇急速壯大,他的地位也快速提升,但也因此引起朝廷警惕,導致張氏兄弟被降罪。
雲柳擔心地道:“此人對大人耿耿於懷,壹心刺殺大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因做事謹慎,目前卑職尚未查到他的下落。另外,此番大人壞了錦衣衛指揮使錢寧的好事,若他鋌而走險,選擇跟江櫟唯勾結的話……”
壹個是前錦衣衛鎮撫,壹個是現任錦衣衛指揮使,如果二人聯起手來去跟正德皇帝告狀基本沒可能,不過暗中行刺還是可以做到的,畢竟二人手下有很多高手,目前錢寧還是欽差,可以調動相當大的力量。
雲柳出自東廠系統,對於錦衣衛和東廠的能力非常清楚。
沈溪點了點頭:“說的也是,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現在我跟他們勢成水火,他們似乎沒有退縮的理由……不過他們想在軍中對我不利,實屬癡心妄想,他們最好的出手的機會,就是在城裏!”
雲柳道:“所以請大人及早出城。”
沈溪壹擡手:“不必了,既來之則安之,我倒是想看看他們是否真的聯手了,除非錢寧瘋了,否則跟江櫟唯合作就是自尋死路……”
……
……
沈溪促成張永和徐俌在南京兵部衙門達成和解,消息很快便傳到錢寧處。
錢寧並不在城外,壹直躲在城裏等候消息。他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張永跟徐俌對著幹,如此他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但孰料沈溪的存在讓事情增添了變數,在沈溪說和下,張永跟徐俌非但沒大打出手,還出人意表地取得了共識。
本來錢寧只是覺得遺憾而已,不過在獲悉沈溪依靠打擊他來平復徐俌跟張永間的矛盾後,便再也坐不住了。
錢寧的確不敢派人刺殺沈溪,於事無補不說,還會斷送自己的前途,現在他還沒到鋌而走險時,想到的應對方法就是趕緊派人去找張永,再在張永那邊加把火,甚至可以造出有人繼續暗殺張永的假象。
不過在派去的人被拒絕後,錢寧知道自己必須要露面了,否則事情恐怕會不可收拾。
此時屬於非常時期,錢寧非常小心謹慎,壹直到入夜,才在手下錦衣衛的相助下進了皇城,來到張永所住官邸……守備府後廡。
派人進去通報後,張永讓人請錢寧進去。
錢寧有些緊張,生怕張永會通知沈溪,所以特意安排了人手在外面隨時準備策應。
“……張公公,您怎能聽信沈大人之言?魏國公為獨攬江南大權,決意殺妳,之前的刺客難道您沒看到?”
錢寧壹改之前傲慢的態度,見到張永後焦急不安,壹副苦口婆心的模樣。
張永並沒有翻臉,只是冷冰冰地道:“錢大人的話,咱家不太明白,妳說魏國公派人刺殺咱家,但咱家壹味躲避追殺,只隱約見到身後有黑影跟蹤,連具體身份都不知,憑何篤定是魏國公派出的人?”
錢寧道:“這是錦衣衛查出來的情報,張公公不信?”
張永板起臉來:“妳是錦衣衛指揮使不假,但咱家卻是提督東廠,妳在咱家跟前有何資格說妳的情報比咱家準確?”
錢寧非常無奈,論官職張永的確在他之上,不過從皇帝的信任程度上,他自問高出張永壹頭,就算要賣身投靠也該是司禮監掌印張苑這種既有實際權力又深得皇帝信任的存在,跟張永合作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為了能讓張永聽從他的挑唆,只能繼續裝孫子。
錢寧道:“張公公若是不信,小人會找出證人和證據……”
“不必了。”
張永的回答很直接,壹擺手道,“咱家跟沈大人還有魏國公,已將咱家南下途中遭遇行刺之事上奏陛下,孰是孰非要等陛下定奪,若真是魏國公派人做的,咱家自然不會放過他,至於錢大人妳……留在南京城裏作何?妳的差事不是應該到海邊去調查倭寇蹤跡麽?”
錢寧頓時感覺壹陣無力,不過現在沒跟張永翻臉已算萬幸,畢竟南京不是他的地頭,在這裏做事多有不便。
錢寧道:“陛下讓小人所查之事,並不單單是倭人活動蹤跡,更重要的是徹查南直隸和江浙地方官員、將領和勛臣跟賊人勾連,小人這邊已有眉目,本希望告知張公公,希望張公公加以防範,未料張公公會懷疑……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
張永冷冷壹笑:“陛下讓妳做事,妳好好做便是,咱家要如何做輪不到妳來指點。來人啊,送客!”
……
……
錢寧見過張永,卻徒勞無功。
錢寧離開張永官邸後,兩人會面的消息迅速傳開……徐程派人暗中跟蹤張永,甚至早就在守備府安插大量眼線,確定錢寧跟張永見過面後,徐程馬上將消息告知徐俌。
“錢寧這小子賊心不死啊,分明是想繼續挑唆張永跟本公的關系,卻不知張永是否變卦……”
徐俌臉上帶著幾分疑慮。
徐程也有些擔心:“錢寧能見到張永,足以說明張永對咱們並未完全放下戒心,想聽聽錢寧說什麽……至於錢寧,不可能在獲悉三方聯手對付他的時候自尋死路,他之前做的事,足以讓公爺您殺他壹萬次……他如此露面簡直跟找死差不多!”
徐俌道:“那妳為何沒派人將他拿下?”
徐程低下頭,抱拳行禮:“公爺,他到底是錦衣衛指揮使,陛下信任的耳目!連沈尚書都沒法直接對他下手,咱若是派人捉拿他,指不定消息走的比聯名上奏的奏本還要快,到那時陛下會聽誰的?再者說了,錢寧身邊高手眾多,若派人去抓他只會打草驚蛇,目前暫時不是動手的時候。”
徐俌突然有些心煩意亂:“那到底是該相信張永,還是不信?”
徐程搖搖頭道:“現在問題的關鍵不在張公公身上,壹切都要看沈尚書的態度……張公公就算對公爺您有所懷疑,不過只要沈尚書站在公爺妳壹邊,他就不敢有任何小動作。”
“哦?”
徐俌若有所思,問道,“沈之厚現在在幹什麽?聽說他今日並未出城?”
徐程道:“在官驛吃過午飯後,沈尚書便去城北國子監附近的雙井巷拜訪閑住在那裏的謝老祭酒,二人乃故交,下午他壹直留在謝府,壹直到日落後才告辭,想來是在謝府吃的晚飯……”
徐俌頓時很生氣:“這個沈之厚,倒是輕松自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居然跑去拜訪故人?難道他無心對付錢寧?錢寧既然露面,就該拿下來送到他手裏,看看沈之厚會怎麽做……”
徐程微微搖頭:“沈尚書老謀深算,連咱們都能查到的事,他如何不知?他就是不對錢寧出手,有可能在等錢寧狗急跳墻,奏疏有個兩三日便會傳到京城,等陛下批示,屆時錢寧就在劫難逃了……沈尚書分明有借刀殺人之意。”
徐俌冷笑壹聲:“就算他借了老夫的刀又如何?老夫讓他借,錢寧比張永更該死,他不過是閹黨之後,憑借陛下的寵信爬到今天的位置,居然反了天讓老夫向他行賄?哼!連自己幾斤幾兩都沒搞清楚,死了活該!”
……
……
江櫟唯找不到機會對沈溪出手,錢寧也沒打算走這壹步。
為何兩人沒有走到壹起,說到底他們之間互相防範也很深,都怕被對方陰謀算計。
沈溪進城後的第三天早晨,準備離開,徐俌和張永壹同過來相送,同時來的還有王倬和王佐等南京官場大員,歡送場面比迎接時更加熱鬧,士紳百姓自發組織起來相送。
驛館門口,徐俌笑道:“之厚其實完全不用著急走,磨刀不誤砍柴工,老夫已跟地方上打過招呼,讓士紳組織捐贈錢糧,讓妳有足夠的物資打贏這場仗……不是還要造船麽,需要上好的柚木和杉木吧?老夫會讓地方上全力配合,總歸妳就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地盤,多住幾日無妨。”
徐俌顯得很客氣,不過這些話卻不能得到沈溪完全信任,便在於徐俌為了謀取權力不擇手段,之前差點向他動手。
張永跟徐俌表面上達成壹致,暗中卻密會各衛所將領和勛貴、官員,暗中爭取人歸順,這場鬥爭才剛剛拉開序幕。
沈溪微笑道:“陛下交托的差事不能荒怠,在下已在城裏停留兩天,耽擱了行程,若再耽誤的話,難免會被降旨追究。”
“哈哈,這怎麽可能?”徐俌笑著說道。
旁邊南京戶部尚書王佐也笑道:“沈尚書在朝地位甚隆,陛下信任有加,妳在北方和中原之地接連取得勝績,就算多休整幾日陛下也不會過問。”
張永則用陰陽怪氣的腔調道:“沈大人要作何,用得著妳們這些人指點?難道他平海疆就沒有計劃?”
這話有點嗆人,與壹團和氣的氛圍格格不入,徐俌和王佐等人臉上笑容頓時變得僵硬起來。
沈溪道:“張公公說得在理,身負皇命的確容不得耽擱,再者就算地方上要捐贈物資,也未必需要在下親自監督,不是還有魏國公跟王尚書在麽?”
如此壹來王佐臉色越發尷尬了,沈溪像是給他找事做,本身從官紳手中拿錢糧這種事就非常復雜,需要溝通和運作的地方太多。
雖然勸募納捐可能存在豐厚的油水,但王佐並不稀罕,在他看來多壹事不如少壹事,最好什麽事都沒有,壹群在南京養老的大臣不是人人都有爭名逐利的野心。
恰在此時,馬九走了過來:“大人,戰馬已備好。”
沈溪微微點頭:“那在下便告辭了。”
徐俌走過來,壹擺手:“之厚,咱借壹步說話?”
沈溪點了點頭,跟徐俌走到壹邊。
徐俌道:“之厚,老夫準備了份厚禮,本來打算直接送給妳,不想妳行色匆匆,老夫只能將禮物給妳送到旁處……妳看送到哪裏合適啊?”
沈溪笑道:“魏國公太客氣了,送禮大可不必,若平海疆順利的話,在下有回南京的機會。”
徐俌露出恍然之色:“明白,明白,那就等妳凱旋後咱再說這些事。”
……
……
沈溪壹行從城裏出來,剛出城門,便見遠處有迎接隊伍。
原來沈溪麾下怕沈溪在城裏出事,得知沈溪出城,特地派人過來迎接和護送,帶頭之人除了王陵之外,還有張侖跟唐寅,至於負責領兵的將領則壹個沒來,都有意避嫌。
王陵之到底是皇帝欽點的將領,又是沈溪親隨,好像是近衛將軍,沈溪指哪兒打哪兒,張侖是張懋孫子,屬於超品的存在,至於唐寅則是沈溪的軍師,這些人來迎接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徐俌和張永陪同沈溪出城,他們選擇乘坐馬車,而沈溪則是騎馬。
沿途有大量百姓圍觀,不過今天親軍十七衛傾巢出動,將官驛通往儀鳳門的街道悉數封鎖,沿街店鋪壹律不準開門,百姓們都被阻擋在遠處不能靠近,就是怕有刺客混在其中。
等沈溪出城跟唐寅等人會合,翻身下馬,王陵之跟張侖等人立刻過來向沈溪行禮。
徐俌從馬車裏下來,走到近前問道:“之厚,這幾位是……?”
沈溪稍微做了介紹,徐俌大為驚嘆,不過目光沒有落在久負盛名的王陵之身上,而是打量張侖,親熱地招呼:“英雄出少年,沒想到世侄年歲這麽大了?還在沈尚書軍中效命?哈哈,真有本事啊,這就叫……將門無犬子吧!”
顯然徐俌對於什麽小王將軍、唐大才子根本不感興趣,在他看來只有勛貴之間才有共同語言。
張侖出自名門,自然對於這些禮數非常熟悉,上前說了壹通對徐俌久仰的話,老少二人顯得壹團和氣,就差進城去找個地方好好喝上兩杯。
唐寅本來覥著臉要跟徐俌熱絡壹番,見徐俌對自己沒什麽興趣,不由悻悻然,對沈溪道:“沈尚書,迎接車駕和人馬都已備好,隨時都可以起行。”
沈溪道:“不是說不用妳們準備嗎?”
雖然沈溪提前通知城外他今日要出城,卻未安排人前來迎接,但見王陵之跟張侖都在看唐寅,便明白這主意是由唐寅拿的……唐寅很可被壹群將領脅從,不得不如此。
見唐寅低下頭沒回話,沈溪道:“既然來了,那就早壹步回軍營,對了王侍郎,船只已經準備好了吧?”
之前沈溪跟南京兵部接洽時,跟王佐提出了要從南京征調壹批船,其實公文早就傳達到南京,王佐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王佐走到沈溪跟前,沒等他說話,徐俌已然插話:“全都準備妥當了,之厚何須擔心?六十多條船,都是雙桅雙層的大樓船,足夠妳調兵之用……這可比妳現在裝備的那些船好許多。”
徐俌顯得很熱心,似乎壹切都是他在操心,而非兵部運籌。
沈溪點頭:“如此甚好,唐軍師,妳跟小王將軍帶人去壹趟,把船只接收下來,今日中午,全軍上下便乘船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