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25

  劉瑾被沈溪擺了壹道,非常不甘心,但奈何朱厚照在他面前有絕對話語權,現在朱厚照已下定決心,他不敢再有非議。
  劉瑾暗道:“沈溪和謝於喬分明是在我面前演戲,我糊裏糊塗中了他們的詭計,陛下居然把我擁有的對兵部的審查權給收了回去,還讓沈溪間接掌握兵權,以後想弄死這小子,更困難了!”
  沈溪氣定神閑,似乎壹切都理所當然,可他這邊表現得越是平靜,劉瑾越生氣。
  朱厚照道:“既然沈卿家認為,需要誘敵深入,那就由沈卿家來負責制定和執行計劃,朕不會加以幹涉。”
  “沈卿家,這事朕就拜托妳了,妳壹定不能辜負朕對妳的期望,若計劃實施完美,韃子上鉤進而被全殲,那這場戰事功勞,朕會記愛卿首功!”
  作為壹個登基不到兩年的皇帝,朱厚照顯然不那麽合格,給人許諾獎賞太過兒戲,就好像客套話壹般。
  沈溪恭敬領命,在場大臣中還有人想要勸諫,但朱厚照已經不給他們機會,直接下達退朝的旨意:“……朕乏了,今日朝會便進行到這裏吧,剩下的事情,交由沈尚書和兵部安排,退朝!”
  “陛下,三思啊!”
  有人大聲疾呼,但朱厚照頭也不回地走了,就連平時囂張慣了的劉瑾也只能站在那兒發呆,不知該如何應對。
  朱厚照離開後,沈溪成為眾矢之的,大臣們都以仇恨的目光望向他,劉瑾這時終於反應過來,從玉階上沖下來到了沈溪面前,指著沈溪的鼻子破口大罵:
  “好妳個沈家小兒,為功名利祿,居然置大明安危於不顧,唆使陛下禦駕親征不說,還定下什麽引番邦兵馬入寇京畿的建議,妳這是拿我大明千秋基業來滿足妳的個人私欲,實在是狼子野心,無恥之尤!”
  以前劉瑾的話很少能得到正直文臣的認同,但這次他說的話,卻直戳人心坎。
  沈溪不想跟劉瑾做口舌之爭,就好像沒看到、沒聽到壹樣,轉身往奉天殿外走去。
  劉瑾仍舊不肯善罷甘休,壹路追上去,嘴上指責個不停。因為這裏是皇宮,就算眾大臣跟劉瑾壹樣都對沈溪不忿,但沒人敢上前揪住沈溪質問。
  沈溪昂首闊步,全然不管旁人對自己的評價,徑直往宮門而去。
  沈溪對來自文武百官的非議不加理會,越發顯得桀驁不馴,不可理喻。
  相較而言,謝遷就沒沈溪那麽幸運了。
  沈溪在朝中沒什麽朋友,以他的年歲身居高位,正可謂高處不勝寒。朝中那些頂級文臣不會把沈溪這樣壹個毛頭小子當朋友,不過謝遷的老友卻多不勝數,幾乎所有正三品以上文臣都跟謝遷有交情。
  “謝尚書,這件事您可不能不管!”
  “陛下禦駕親征,若有什麽差池,我大明就完了!”
  “把韃靼兵馬引到內關附近,壹旦內關失守,則京城危殆。於喬,妳可不能放任沈之厚胡作非為……”
  各種議論實在太多,謝遷聽不過來,只能拿出耐心,不停解釋。
  ……
  ……
  沈溪回到兵部不久,謝遷氣喘籲籲跟了過來,準備跟他算賬。
  不過因為之前二人已談崩壹次,謝遷沒有直接責問,而是準備先問清楚如何個誘敵深入法:
  “……不管妳想怎麽樣,至少該對朝廷有個交待,不能妳說什麽便是什麽。陛下對妳信任有加,但妳要讓朝臣知道,事情沒有脫離妳的控制!”
  沈溪看了看謝遷,拱手道:“閣老之前在朝堂幫學生說話,學生這裏先謝過!”
  朝會時沈溪跟謝遷提前沒有進行任何溝通,因此並不存在唱雙簧之事,只是借題發揮罷了。
  謝遷不耐煩道:“老夫不是幫妳,而是無時無刻不想削弱閹黨的權力,妳不用領老夫的情。”
  “老夫現在只問妳壹句,關於跟韃靼壹戰,妳有何打算?老夫要妳把具體計劃詳細道來!”
  沈溪微微壹笑,回道:“若學生說並無計劃,閣老是否會失望?”
  “妳……妳說什麽?沒有計劃?那妳……”謝遷正要加以斥責,馬上意識到沈溪不可能沒有通盤的考慮,暗自琢磨:
  “沈之厚這些年來無論是對外敵,還是治理地方,都目標明確,計劃條理分明,這次他敢這麽跟劉瑾叫板,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說沒計劃,騙誰呢?”
  沈溪語氣平和:“學生的確沒有太好的計劃,畢竟韃靼人行事不拘常理,想要將其兵馬引誘到內長城居庸關壹線,怕非易事。”
  謝遷厲聲喝問:“那妳在陛下面前還如此篤定?”
  沈溪聳聳肩:“若學生語氣不那麽堅決,不提出壹些美好展望,陛下如何肯將權力交還兵部?再者說了,咱們計劃制定得再好,但只要韃靼人兵馬未到居庸關,陛下照樣不用禦駕親征。如此壹來,不正合謝閣老之意?”
  “嗯!?”
  謝遷之前還埋怨沈溪信口開河,但被提醒後,突然意識到,的確如同沈溪說的那樣,最好韃靼人直接撤兵,這樣正德皇帝根本就不用考慮禦駕親征之事。
  謝遷有些惱火:“沈之厚啊沈之厚,妳到底搞的是什麽名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感情滿朝的人都被妳玩弄於股掌之上?妳為對付劉瑾,有必要如此折騰嗎?”
  沈溪無奈地道:“誰叫很多事學生得不到人支持呢?學生所做壹切,就如之前所說那般,壹是為富國強兵,徹底解決邊患;二則為確保手頭擁有相對獨立的權力,不被劉瑾所害,若是能將閹黨徹底鏟除的話,學生別無他求。”
  “只是……閣老總認為學生行事沖動,就算學生沒錯,也橫加指責!”
  謝遷看著沈溪,許久後,搖搖頭,長長地嘆了口氣,道:“唉,妳這小子,做事壹點章法都沒有,連累人心驚膽戰不說,居然還會向人甩臉色。”
  “不過,老夫大人有大量,不跟妳這小子壹般見識,這樣吧,只要妳能保證陛下不出事,再就是壹心跟劉瑾相鬥,老夫以後不會再幹涉妳的決定,甚至全力配合妳行事,這下總該滿意了吧?”
  沈溪知道,謝遷能把話說到這壹步,已經是最大的寬容,當即行禮:“那學生便在這裏謝過謝閣老!”
  ……
  ……
  沈溪跟謝遷的矛盾壹共持續不到兩天,便冰消雪釋。
  這對忘年交再次恢復了和睦。
  謝遷回到家中,私下獨處時仔細揣摩,越想越覺得沈溪行事如同天馬行空,不拘常理,效果還出奇的好,不由咧開嘴直樂。
  “沈之厚看起來年輕氣盛,之前跟老夫吵得面紅耳赤,本以為他是翅膀硬了管不住,卻未曾想他做這壹切目的,是跟劉瑾鬥,甚至他激怒老夫,也是為制造假象……劉瑾讓孫聰到老夫身邊告密,其實是想讓我跟沈之厚產生矛盾,卻未料小家夥早就把壹切算計到,還把老夫利用了壹回!”
  徐夫人進到書房,見謝遷笑盈盈坐在那兒捋著胡須想事情,連自己進門都沒發現,不由好奇地問道:“老爺因何高興?”
  謝遷聽到這話,臉色瞬間冷下來,看著妻子,反問道:“我幾時高興了?”
  徐夫人壹時不知該怎麽應答。
  恰在這會兒謝府門房進來稟告:“老爺,刑部屠尚書在外求見,說是有要事跟您商議!”
  “屠勛?讓他進來吧,夫人,沒事的話,妳先回後院,我這邊要會見客人!”謝遷擺擺手,故作姿態。
  徐夫人沒好氣地道:“老爺現在心裏有事也不跟家裏人說了……不過老爺能把事情想開,留在朝中當官再好不過,別沒上年歲,卻老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年老昏聵,壹直嚷嚷著回余姚老家,如今丕兒剛入朝,有老爺在,他仕途才能壹帆風順,若老爺離京賦閑,怕是沒人待見丕兒。”
  謝遷怒道:“妳把朝廷當什麽了?父子同朝為官,更需要避嫌,老夫是那種任人唯親之人?”
  說到這裏,謝遷發現自己說話的底氣有些不足,仔細回想了下,自己好像真是任人唯親,否則不會把沈溪捧得那麽高,正是因為他從來都把沈溪當作“自己人”。
  徐夫人作為謝遷結發妻子,跟謝遷單獨相處時不會太給丈夫面子,扁扁嘴,轉過身便走了。
  這讓謝遷更加不爽。
  就在謝遷在那兒生悶氣的時候,屠勛在門房引領下來到書房。
  謝遷定了定神,起身迎接,隨口問了壹句:“屠尚書大駕光臨,不會是要跟老夫說沈之厚的事情吧?”
  屠勛無奈地道:“於喬既知曉,何必問呢?朝堂上的情況妳也看到了,退朝後,朝野間幾乎炸開鍋,說什麽誘敵深入,怕是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京畿之地,那時連韃靼人細作都會知曉!”
  謝遷壹臉的不耐煩,道:“知曉就知曉吧,老夫還巴不得韃靼人知道這壹切都是我大明朝廷使出的計策,那時韃靼人必將會撤兵,如此也就免去陛下禦駕親征這壹隱患,不正好嗎?”
  屠勛嘆道:“話是這麽說,但就怕韃靼人明知此乃我大明詐敗,卻趁機犯我疆土,韃靼兵馬之威,於喬妳不是不知,若其卷土重來,再度圍困京師,敢問這京師防備還能跟三年前壹樣固若金湯?”
  謝遷作為大明首輔,為所有文官所仰仗,朝廷出現什麽問題,大臣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找謝遷解決。
  關於沈溪提出的強兵國策,無法得到文官集團支持。
  儒家中庸思想嚴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能相安無事最好不要主動找茬,所以當韃靼人犯邊時,大明文官首先想到的是保證自己的利益,邊疆被劫掠沒事,只要別搶到自己頭上就行,大明皇帝不能出壹點兒問題,還要確保京城的絕對安全!
  但沈溪卻沒有這種因循守舊的思想,這也是他無法得到大臣認同的根本原因。
  謝遷原本可以拿沈溪所說的那些道理進行勸解,但奈何不能把壹些秘密泄露出去,尤其拿出兵這件事忽悠皇帝進而對付閹黨,始終不那麽光明磊落,而且謝遷現在對沈溪也不是完全放心。
  謝遷生怕沈溪只是隨便找個借口搪塞他,最後還是讓朱厚照禦駕親征帶兵殺往邊關,現在便蓋棺定論,等事情出了他連個轉圜的余地都沒有。
  謝遷思索了好壹會兒,才道:“兵部之事,屠尚書最好親自去兵部走壹趟,或許沈尚書會給出明確的答復。我這邊回答不了妳,妳也可在朝堂上跟陛下提及!”
  謝遷說話的時候顯得很不耐煩,最近許多事讓他肝火旺盛,稍微壹刺激便心浮氣躁,不太想跟屠勛做更多解釋。
  屠勛生氣了:“於喬,妳身為內閣首輔大學士,此等事不應該由妳跟陛下說嗎?沈之厚可是妳舉薦回京的,本指望他回朝跟閹黨鬥,誰知他履任兵部尚書後完全就是胡作非為,朝廷上下都無法接受他的行徑,到現在妳竟然還替他說話?”
  謝遷擡頭打量屠勛,壹臉吃驚的表情:“我幾時替沈之厚說話了?朝堂上,我屢屢向陛下痛陳他的過錯,難道妳沒聽到?”
  屠勛道:“於喬,妳的心思我會不明白?妳想借沈之厚的手扳倒劉瑾,但妳就不怕他倒向劉瑾?那時他手上有兵,反倒會成就劉瑾野心!現在劉瑾對於五軍都督府尚未掌控,可壹旦兵權在手,後果就難以預料了!”
  謝遷厲聲道:“別的事妳怎麽說都行,我聽之任之,但涉及劉瑾之事,妳得完全相信沈之厚,他不可能投靠閹黨,難道妳忘了沈家那把火?”
  聽屠勛攻擊沈溪人品,謝遷終於忍不住了,直接黑下臉來,沖著屠勛發火。
  屠勛本來有話要說,但見到謝遷的態度,又把話頭咽了回去……他原本想說,沈家那把火太過蹊蹺,或許是預謀作案的結果。
  屠勛是刑部尚書,斷案經驗無比豐富,經過刑部精兵強將調查後沒有絲毫證據表明那把火跟劉瑾有關,反而火災現場存在許多疑點,懷疑事情跟沈溪脫不了幹系。
  屠勛道:“於喬,既然妳相信沈之厚,那就應該提醒他,幸好此番陛下不是即刻禦駕親征,但若宣府戰事沒有按照沈之厚設想的那般發展,怕是大明江山社稷就要毀在他手中……妳謝於喬不想成為大明的罪人吧?”
  謝遷怫然作色:“有些話,我自然會提醒,沈之厚是否接受又另當別論,老夫不會強行改變什麽。”
  “陛下已勒令司禮監、內閣和都察院皆不得幹涉兵部之事,妳屠東湖若是覺得不妥,還是妳親自去向陛下陳述積弊為好!走好,不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